close
沒有過敏的人,大概很難體會過敏的人有多苦惱!
從事廣告業的宜陵,二十幾年來深受鼻子過敏所苦。幾乎每天起床,就以猛打噴嚏揭開一天的序曲。長期鼻塞,讓她老覺得頭腦昏沈、疼痛;一雙大眼睛常覺得癢,好像睫毛掉進去,總不自覺地揉眼睛。她長相清秀,卻因臉上兩個過敏「贈送」的深深黑眼圈,被同事取笑是「趴趴熊」。

宜陵的網路部門同事趙小姐,情況也不比她好,除了過敏性鼻炎還加上皮膚過敏。趙小姐形容,病況嚴重時,她的眼睛「就像打開水龍頭,一直流淚,關不起來」。偏偏她的工作得盯著電腦,每當碰到眼睛幾乎張不開來的困境,她只好拚命用冷水、熱水敷眼,或是更直接用水沖,「有時候癢到想把眼珠挖出來,拿到水裡沖!」趙小姐無奈地說。

試試做個簡單民調,你可能會很驚訝,周遭竟有那麼多人,對某個或某些東西過敏:從牛奶、花生到蝦,貓毛狗毛、塵?到花粉……。症狀或輕或重,咳嗽、猛打噴嚏、流鼻水、猛流眼淚,皮膚起一塊塊紅疹、又腫又癢……等等,不一而足。

三分之一的中獎率

如果你有過敏問題,嗯,你絕對不孤單,因為在台灣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你的同伴,不是有氣喘,就是有過敏性鼻炎或異位性皮膚炎等,台大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教授江伯倫估計。

今年3月《康健雜誌》做的「國人小毛病調查」也顯示,台灣民眾最多人有的小毛病中,過敏高居第4位。

過敏一族成員不少,更且呈現上升趨勢。「台灣的過敏患者成長狀況現在是在高原期,還在慢慢增加中,」江伯倫觀察。

根據醫界調查,氣喘盛行率從1973年的1.3%,到1994年是10.8%,20年間增加了8倍,去年長庚醫院與仁愛醫院做的問卷調查結果,更超過19%。

過敏性鼻炎的盛行率,在小朋友部份,從民國73年的7.8%,到民國83年躍升為33.5%;成人從5年前的13%,目前約增加到15%,台大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劉嘉銘指出。

另外,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林瑞雄與成大醫學院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郭育良等人,在1996年與2001年,兩次調查國中、國小學童有包括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等在內的「異位性疾病」比例,發現5年間經醫生診斷有異位性疾病,男生從1996年的6.2%到2001年增加為6.9%,增幅大約10%;女生更從1996年的4.0%,到2001年增加為5.1%,增幅約20%,是男生的兩倍。

至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比例,也增加滿多。以2001年的調查來看,問受訪學童的父母「小孩過去是否曾被醫生診斷有異位性皮膚炎」,六、七歲的小朋友得病的盛行率大約4%,12~14歲的小朋友得病盛行率大約只有2.4%,「6年之間,增加一倍半左右,」郭育良指出。

當愈來愈多人有過敏時,它究竟是什麼?你了解多少?


過敏一族的領土之爭

過敏,其實是場人與環境的領土之爭。

在這個自然界,人必須仰賴外界環境提供資源,才能繼續存活。

但呼進的空氣、吃進的食物……等,對人體來說,是個外來的入侵者,因為它們的蛋白質組成,迥異於人。這些外來蛋白質進入後,人體勢必要反應,「沒有免疫反應,你一定不會活,」馬偕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陳天令指出。

在從一出生起,對外界環境過五關、斬六將的「蛋白質爭戰」過程中,免疫系統如果緊張兮兮,人的生存卻變得辛苦。

過敏就是身體對應該無害的外來蛋白質(過敏原),反應過度的結果。會過敏的人主要是有異位性體質,與遺傳(基因)有關,使得這些人的免疫系統本身很容易產生免疫球蛋白E(IgE)抗體,與過敏原作戰。

據研究,父母親其中一人有過敏疾病,小孩出生後發生過敏的機率大約三分之一,如果兩人都有過敏,孩子的過敏機率是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不過,帶有過敏基因,還需要加上後天的環境挹注,才會造成整個過敏疾病的發生,台大江伯倫教授指出。

這些叫做過敏原的物質,通常是透過鼻、肺、皮膚和腸等,悄悄進入人體,被免疫系統錯認為有危險性,所以就產生可以對付它的IgE來防禦。免疫系統有記憶,當身體遇過一次過敏原後,下次再遇上同一種過敏原,體內就會立刻產生大量的IgE,即使過敏原的量再少也一樣。

有趣的是,當你第一次接觸到過敏原時,並不會過敏,可能接觸某種物質長達好一段時間,然後在沒有任何特別理由的情況下,就突然過敏了。這種事情一旦發生,以後再碰到同一種過敏原時,戰火一觸即發。

兩軍交戰下,引發一連串的過敏反應,最終結果就是影響身體的某些部位,使它們發炎並顯現出過敏的典型症狀──腫脹、發紅、敏感、發癢,以及水質分子的分泌物增加。

過敏進行曲

隨著人在環境中生長,過敏疾病的發展如同演奏一首進行曲的不同樂章,依年齡而有不同變化。

「過敏分為1歲以前,5歲以後,」江伯倫解釋,1歲以前如果發生過敏,大部份以皮膚為主,就是所謂的異位性皮膚炎,而且大部份過敏原來自食物,例如牛奶、蛋白等。

這種對食物過敏情況大多會隨著年紀增加而好轉。

「免疫系統是很好玩的,」江伯倫解釋,隨著身體的免疫系統愈趨成熟,愈來愈能接受一些外來蛋白,吃進去的東西可以在人體內產生耐受性,吃久了、吃多了以後,反而不會有免疫反應,否則什麼都不能吃,人如何生存?

例如,小寶寶如對牛奶過敏,1歲以前他的免疫系統還不成熟,所以不要讓他喝,等滿週歲後再喝,反而沒事。(不過,對花生和有殼海鮮類的過敏卻不會好轉,甚至可持續一輩子。)

四、五歲以後,過敏演奏到下個樂章,過敏性鼻炎、氣喘躍為主調。「主要是人接觸到愈來愈多空氣中的過敏原,而慢慢發展出來,」江伯倫解釋。

關鍵的青春期,女人難為

「一個比較大的轉折是青春期,」江伯倫指出。因為青春期階段,人的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已發展成熟,會影響免疫反應。

以氣喘來說,如果之前把過敏病情控制良好,到了青春期,有8成的小朋友會好起來;病況控制不佳,只有約三分之一的人可以好轉。

但過敏性鼻炎比較麻煩。醫界懷疑,除了體質因素外,這個疾病還涉及環境因素,使得它會拖較久,如果青春期前控制得好,到了青春期,症狀雖然會改善,卻不會消失,偶爾還是會打噴嚏等,只是病情不如小時候那麼嚴重。

走過青春期,人類到了積極繁衍後代的階段,肩負傳宗接代重責的女性,卻也面臨另一波來自過敏敵營的挑戰。

依據醫界統計,青春期以前,男生有過敏的比例比較高,男女之間得病的比例是6:4(6個男生過敏,卻只有4個女生過敏);但過了青春期,受到男性荷爾蒙有點拮抗過敏免疫反應的作用等因素影響,男生好起來的比例比較多,男女罹病的人數比,變成5:5或甚至是4:6,相對地會有較多女生受過敏所苦。

尤其是懷孕的準媽媽。

臨床上發現,有些女性在懷孕前,沒有過敏問題,但懷孕時或生產後,突然就開始過敏;或先前雖有氣喘等過敏問題,但不嚴重,沒料到懷孕時,通常氣喘會加重。

「女性荷爾蒙(動情激素)其實有利於過敏免疫反應的發生,」江伯倫解釋。

除了懷孕時,挺個大肚子,準媽媽的肚子壓力較高,肺活量受影響,呼吸不像以往那麼順暢,造成原有的氣喘惡化外,偉大的準媽媽會分泌更多動情激素,以製造比較多的抗體透過胎盤傳給心愛的寶貝,讓孩子擁有生存在這個世界的基本防禦武器。

只是在「動情激素分泌多──製造更多抗體」的劇碼中,準媽媽體內的過敏抗體也會跟著被製造更多,過敏的免疫反應因此反而比較明顯。

不只是準媽媽辛苦,另方面,小寶寶也可能受累。有研究指出,媽媽有過敏體質,造成小朋友過敏的危險性,是爸爸的兩倍。

除了基因影響胎兒出生後過敏的機率外,孕婦體內的物質會通過胎盤傳給孩子,其中可能包括有利於過敏免疫反應的物質。懷孕時過敏愈嚴重,這些免疫反應物質會愈多,傳給胎兒的機率就愈高,孩子日後過敏的機率愈高。

「本身如果有過敏疾病,懷孕時要適當控制,」江伯倫提醒。

過敏,不只是過敏

這場征戰的故事其實還沒完,因為過敏牽涉的,恐怕不只是過敏!

人的免疫系統基本上分成兩型T細胞反應(Th1、Th2),這兩型在體內維持平衡,一方高,另一方就低。過敏反應屬於第二型T細胞反應,對抗病毒、腫瘤、細菌的免疫反應屬於第一型。

過敏問題一旦愈來愈嚴重,第二型免疫反應愈高,會反過來抑制第一型免疫反應,使你的抵抗力變得比較不好,到最後:「小朋友抵抗感染疾病,或大人抵抗腫瘤等惡性疾病的免疫力,變得愈來愈不好!」江伯倫提醒,過敏反應太強,不只使人深受過敏所苦,日後得到其他惡性疾病的機率也會變得更高。

「而看起來現在整個大族群有這個趨勢,抵抗力愈來愈不好,」江伯倫憂心。

屬於過敏的故事,看來還有得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瓊慧-mandy 的頭像
    瓊慧-mandy

    MANDY'365 只要健康不要胖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