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期待慈善捐款風氣 讓臺灣成為寶島

相對於美國人以基金會等慈善機構,有組織性的從事慈善工作,臺灣目前僅慈濟可算是較具規模及組織的慈善機構。目前看到的基金會,很多都只是用來節稅之用,整個社會對於投資回饋社會的風氣仍不盛行。尤其是財富上較具優勢的富豪,對於慈善捐款熱中的程度,遠不及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



不過,從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捐款五億四千萬元給臺大興建人文大樓,這個僅次於奇美電子捐款六億元給成功大學,以作為興建大樓及產學合作案的大學捐款金額,顯示臺灣的電子新貴在慈善捐款上也與國際同步,只不過金額的廣度及深度上都不及國外的基金會的捐款模式,比較像是個人的慈善捐款,而且捐款對象大多以大學為主,並且大多集中在臺大而已。



除了奇美及施崇棠的捐款之外,包括最早的吳尊賢文教基金會、廣達的林百里、華宇電腦的李森田、明基電通及友達光電的李焜燿、台達電的鄭崇華、臺灣石化合成公司的吳澄清、台泥的辜振甫、東和鋼鐵侯貞雄、富邦集團的蔡萬才、霖園集團的蔡宏圖等臺灣富豪,也都對捐款給大學單位不遺餘力。



整體來看,臺灣的慈善捐款已漸漸有起色,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股東會中,就說他的女兒會留在基金會中從事慈善工作,學會如何將錢花在刀口上,而不是到鴻海去學賺錢,其中已有慈善事業資本主義的味道。相信未來將有更多臺灣的有錢人會投入慈善事業的行列,以社會投資者的角色回饋社會,齊心將臺灣社會帶往更光明的未來,讓臺灣成為名副其實的寶島。



◎ 慈善資本化 愛心永長久

長期以來,以從事慈善工作為主的基金會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隨意亂花錢,並沒有將錢花在刀口上,而是將錢花在一些無關緊要的行政費用上。因此,整個慈善事業的功效因而大打折扣。不過,近年來這樣的情況似乎已有了重大的改變。



由於一些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資本家,懂得在有限的資源下,創造出最大的效益,因此,將對這些慈善機構或基金會帶來資本主義的精神。



所以,在可預見的未來,資本主義將在慈善事業中深化,將為慈善事業帶來新的風貌,而這些新生代的慈善家,將會以社會投資人的角色自許,把他們在商場人獨到的眼光及判斷力用在做善事上,為慈善事業的資本主義化注入新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