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八學童 鈣質攝取量不足

  依照衛生署針對「6~12歲學童鈣攝取建議量」,6歲兒童每天為600毫克、7~9歲為800毫克、10~12歲為1000毫克,不過根據最新的「台灣地區國小學童營養健康狀況調查」發現,國小學童每天平均鈣質攝取量只達建議量的五~六成,即將進入青春期的10~12歲學童,竟達98%鈣攝取量未達建議量。對此,教育部宣布,學校午餐將增加奶類製品份量,由每天一份提升到二份,主食也要多使用胚芽米、糙米、燕麥及加鈣米等,增加學童鈣質攝取量。

  教育部常務次長周燦德指出,我國國小學童平均每天只攝取0.7份奶類食物,與每天二份奶類食物的建議相差甚多,而且隨著年級增加,喝牛奶的比例下降,但喝含糖飲料人數卻增加,未達鈣建議量的人數也隨著大幅提升,教育部與董氏基金會因此號召全國小朋友加入「ㄋㄟㄋㄟ」大隊,每天攝取足夠奶類食物。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鈣質就像蓋大樓所需的鋼筋水泥,多吃鈣有益長高;像日本人原本身高不高,但戰後推動學生喝牛奶計畫,學童比上一代平均長高11公分、增重8公斤,被國際公認為改善體質的奇蹟。許惠玉主任說,牛奶是最佳的鈣質來源,一杯240cc就含270毫克鈣質,且吸收率高,每天兩、三杯就足夠所需。


  
醫聞評論

「鈣」是組成人體骨骼與牙齒的重要營養素,從兒童、青少年時期建立的「鈣儲存量」,不僅是成長發育中的重要優勢,也將是邁入中、老年後,個人獨有的「健康財」,能夠降低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日本人原本身高不高,但戰後推動學生喝牛奶計畫,學童比上一代平均長高11公分,被國際公認為改善體質的奇蹟;相較於日本,當今98%台灣兒童的鈣攝取量卻嚴重不足,身高發育令人擔憂,不可等閒視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