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認為「無病 ≠ 健康」,不要以為沒生病就表明你很健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項全球調查結果顯示,
全世界真正健康者僅5%,找醫生診病者約占20%,剩下來的75% 就是屬於「亞健康」者。
「亞健康」狀態是身體發出的一個信號,說明你該注意健康了。
~~~~~ 定義:
「亞健康狀態」是預防醫學領域裏提出的一個新概念,
國際衛生組織將其稱為「第三狀態」、「灰色狀態」,中國衛生界的專家學者將其稱為「亞健康狀態」。
所謂健康狀態,就是指機體、心理、精神、遺傳沒有缺陷和器質性的病變,
其精力能夠滿足勞動、工作、生活、運動的要求。
所謂「亞健康狀態」,是介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中間狀態,屬於「似病非病狀態」,或者叫「疾病前狀態」。
~~~~ 亞健康的三個階段:
1). 輕度心身失調 :18~40歲的人、疲勞、失眠、胃口差、情緒不穩定
2). 潛臨床 狀態:超過1/3 、40歲以上的人 、慢性疲勞或持續的心身失調,
包括前述的各種症狀持續2個月以上,且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復感冒、精力不支等。
~~ 3種減退:活力減退、反應能力減退和適應能力減退。
~~ 三 高一低傾向 :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
3). 前臨床 狀態:55歲前後、至少超過10%的人 、有病的不健康狀態,只是有待於明確診斷而已。
~~~~ 中國某醫學院的調查發現:102名40歲以上的高級知識份子中,僅2個勉強屬於健康者,
剩餘的人都處於亞健康或不健康狀態。只有1/10的人有希望安享天年。
~~ 據醫學專家多年的研究成果證實,英年早逝者91%是因為後天自身因素。
知識份子英年早逝的主要原因,不能不說是犧牲在亞健康的沼澤裏。
~~ 葛萊士預防醫學中心,根據統計在台灣有75% 的人,正處於「亞健康」而不自知。
~~~~~ WHO :21世紀的醫學重心將是對病前狀態的干預和對疾病的有效防範;
將需要85%醫生從事關注病前狀態的工作,仍坐在醫院裏乾等病人求治的醫生將不超過15%。
資料顯示:在潛臨床時若保健措施得當,有時還可能回復到健康狀態。
- Apr 09 Mon 2007 01:27
*【不可不知】現代醫學認為「無病 ≠ 健康」,不要以為沒生病就表明你很健康?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