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營養/保健/疾病/醫學】 (1283)
- Nov 29 Sat 2008 20:43
*【不可不知】帶狀皰疹皮蛇長臉上 當心免疫力差警訊
- Nov 29 Sat 2008 20:38
*【不可不知】40歲以上科技人 30%有高血脂問題
- Nov 29 Sat 2008 20:32
*【不可不知】長期吃速食 小心提早老人痴呆
- Nov 29 Sat 2008 20:00
*【焦點新聞】美國婦女類風濕關節炎新增感染率上升
全世界每年有493,243位女性罹患子宮頸癌,平均每兩分鐘就有一位婦女因子宮頸癌而喪生。在亞太地區,子宮頸癌僅次於乳癌,是第二大女性癌症,估計每天有 391 名女性死於子宮頸癌。
根據研究顯示,女性越年輕時施打子宮頸癌疫苗,產生的抗體濃度越高,女性在10至14歲間接種疫苗,會比15至25歲再施打,所產生的人類乳突病毒(HPV)抗體至少高2倍。
子宮頸癌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病毒)引起的,面對這個威脅全球女性的疾病,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特別加入亞太抗子宮頸癌聯盟,共同參與「亞太抗子宮頸癌聯盟─盡我所能」宣示活動,與全世界一起發聲,呼籲女性朋友重視子宮頸癌的防治,多愛自己,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秘書長王任賢醫師表示,即使政府及醫療團體皆振力呼籲子宮頸抹片檢查的重要性,但大部分女性對於婦科內診與抹片檢查仍持害羞、不便等保守態度,使得防疫效果始終不彰,子宮頸癌依舊名列婦女癌症好發比率的一二位。
- Nov 22 Sat 2008 10:36
*【健康傳真】喝豆漿降壞膽固醇
秋冬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為提醒國人注意氣溫與情緒壓力對健康的威脅,健康吉美健檢中心特別針對97年10大產業的血液檢驗數據進行風險評估;結果發現,大眾傳播、批發零售、物流倉儲、傳統製造及醫療環保等五大產業,員工的膽固醇平均超過190 mg/dl,接近異常值邊緣,顯示員工健康狀況已亮起紅燈。
為協助民眾由日常飲食做起,徹底改善血脂異常問題,健康吉美健檢中心院長楊培鎮醫師表示,豆漿內含豐富的大豆蛋白與大豆異黃酮,經研究證實,對人體膽固醇的調節有很好的助益。此外,根據醫學報導指出,每降低1%壞膽固醇,可減少1%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患有高血脂上班族連續飲用豆漿,六週共可減掉2公噸的膽固醇,且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可望降低16%!
- Nov 22 Sat 2008 10:34
*【健康傳真】解開腎臟密碼 做好五控三避
解開腎臟密碼 做好五控三避
腎臟的功能是幫助人體排除多餘水分、代謝含氮廢物、調節血壓及荷爾蒙平衡等;由於國人飲食習慣、生活型態的改變,慢性腎臟病日益盛行,目前已高居國內十大死因的第八名,且因腎臟病初期往往並無症狀,一旦出現臨床表現,多半已進展到後期,因此許多人罹患「慢性腎臟病」卻渾然不知。
永和耕莘醫院血液透析室護理師方靜玉說,慢性腎臟病可分為五期,第一、二期因無症狀,除抽血及驗尿檢測外,不容易被發現;進入第三、四期後,若不注意健康維護,就可能惡化為第五期末期腎衰竭(尿毒症),需要接受洗腎治療。一般來說,慢性腎臟病雖是尿毒症的前身,但並非必然走向尿毒症、甚至要洗腎的地步。
因此,民眾應注意自己是否有「準尿毒症狀態」,也就是「泡、水、高、貧、倦」等臨床症狀:泡泡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貧血與倦怠等五項徵兆;若有這些症狀且原因不明,應立即找腎臟科醫師詳細檢查。
至於腎臟的保健,日常飲食應做到「三少」:少油、少鹽、少糖,及「三多」:多吃蔬菜、多攝取纖維、多喝水;並養成「四不一沒有」的生活習慣:不抽菸、不用偏方及草藥、不用非醫師處方的止痛藥及抗生素、不憋尿,以及沒有鮪魚肚、維持適當體重。
- Nov 22 Sat 2008 10:32
*【不可不知】天冷吃鍋 小心脂肪油膩痔瘡發
- Nov 22 Sat 2008 10:19
*【不可不知】吃醬菜度苦日子 高鹽高糖小心傷身
- Nov 18 Tue 2008 11:35
*【健康傳真】造成你牙齒變色的原因?
咖啡、茶喝多了,或煙抽多了、小時候吃四環徽素等先天或後天因素,都會害牙齒漂亮不起來,幸好牙齒美白技術不斷地進步,讓活在現代的我們,可以享受新科技帶來美好的人生。
奇美醫院牙科主任陳雅惠指出,造成牙齒變色的主要原因有:
- Nov 18 Tue 2008 11:32
*【健康傳真】飲食『聰明分配法』 健康享瘦五管齊下
飲食『聰明分配法』 健康享瘦五管齊下
根據1993至1996國民營養調查得知,三大營養素中的醣類平均攝取量佔總熱量的50.5%(衛生署建議量58-63%);蛋白質平均攝取量15.5%(衛生署建議量12-14%);脂肪平均攝取量34%(衛生署建議量25-30%)。由此可知,醣類攝取量普遍不足,蛋白質和脂肪又攝取過多。此外,大家也在一昧追求「天然」、「健康」的食品,反而忽略了唾手可得的各類新鮮食物,其反映出,國人對飲食錯誤的認知。
- Nov 18 Tue 2008 11:30
*【不要胖胖】嗜吃巧克力 快走15分鐘解饞
- Nov 18 Tue 2008 11:28
*【不可不知】冬天吃麻辣鍋 易導致腸胃發炎
冬天吃麻辣鍋 醫師:易導致腸胃發炎
- Nov 18 Tue 2008 11:26
*【健康傳真】消化性潰瘍照顧手冊
台灣地區十二指腸潰瘍好發於20-40歲間的人,而胃潰瘍的好發年齡介於40-60歲。男性的好發率與女性相同(男:女=1:1) 。消化性潰瘍治療後仍有可能復發。
【消化性潰瘍的成因】
‧胃酸及胃泌素分泌過多:胃酸及胃泌素會侵蝕胃壁,引起潰瘍。
‧胃黏膜血流供應不足,上皮更新能力不足。
- Nov 18 Tue 2008 11:24
*【健康傳真】做好呼吸道保健 過敏氣喘不怕過冬
最近天氣漸漸變冷,早晚溫差也大,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發作,而到醫院就診的病患也增多了。如往年一樣,門診中因呼吸道不適求診的病人有增無減,病患反覆發作情形也十分頻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醫師申一中提醒,時序已慢慢進入冬天,民眾應該多加強呼吸道保健,特別是患有氣喘、過敏體質的人。在門診中發現的季節性咳嗽,造成原因可能是過敏性鼻炎症狀之一的鼻水倒流,因為鼻水倒流在某些人是會引起慢性咳嗽,耳塞感覺或鼻竇性頭痛等症狀。
此外,過敏氣喘也是造成咳嗽原因之一,有時咳嗽症狀與輕度過敏氣喘類似,也有五成過敏氣喘兒不會出現「喘」的症狀,所以,家長往往是根據咳嗽初期症狀誤以為是感冒,不知道自己孩子已患有氣喘。
申一中醫師表示,感冒、過敏性鼻炎,或過敏氣喘引起的咳嗽症狀不同。一般而言,感冒主要症狀是整日咳嗽,也會有喉嚨痛與發燒等症狀;過敏性鼻炎還伴隨鼻塞、鼻水、鼻癢、噴嚏;過敏氣喘通常持續咳嗽兩周以上,夜晚與清晨時格外嚴重。
- Nov 18 Tue 2008 11:21
*【健康傳真】牙齦變色?口臭?
牙齦變色口臭 小心假牙生鏽作祟
牙齦變色,小心口腔裡的假牙作怪!牙醫師表示,假牙材質生鏽、牙根蛀牙都可能引發牙肉變色問題,當假牙金屬生鏽,口腔裡的重金屬長期沉積在牙肉上,就容易變色,提醒民眾,在選擇裝置假牙前,可與醫師多討論,慎選材質,平常刷牙發現牙齦變色與假牙接縫出現黑線、有異味時,就要注意,儘速就醫。(徐韻翔報導)
不少民眾發現,假牙裝了幾年後,越來越不美觀,因為牙齦與假牙間開始出現黑色接縫,甚至連牙齦都黑了。柏登牙醫診所院長黃斌洋醫師解釋,包括假牙材質生鏽,或是牙根蛀牙,都可能引發牙齦變色危機,「假牙本身金屬材質會生鏽的基礎金屬或是賤金屬,因為假牙長時間置放在口腔裡,因為生鏽會造成重金屬沉積在牙肉上,造成牙肉變色,此外,假牙生鏽後,可能造成牙縫越來越大,牙根有些蛀牙,會讓假牙的下方與牙肉看起來呈現黑色,影響健康」。
- Nov 18 Tue 2008 11:16
*【不可不知】有尿意就如廁 日久膀胱恐萎縮
- Nov 18 Tue 2008 11:14
*【不可不知】睡眠不足會增加罹患癌症的機率
- Nov 18 Tue 2008 11:01
*【健康傳真】天冷...季節性咳嗽易犯?
最近早晚溫差大,最近感冒、咳嗽的人也變多,如果有過敏體質,上呼吸道比較敏感,就容易因季節轉換之際,出現「過敏咳」,中醫師提醒,上呼吸道脆弱,強健肺氣就變得格外重要。另外,季節性的咳嗽也有可能是因為鼻涕倒流造成,只不過醫師提醒,這類咳嗽不要拖太久,避免變成過敏性症狀。
門診中常被家長問到,小朋友咳嗽是感冒還是其他問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申一中表示,感冒、過敏性鼻炎及過敏氣喘的差別有跡可循,感冒症狀通常是整日咳嗽,多半在1至2週內痊癒,常伴隨喉嚨痛或發燒;過敏性鼻炎則會持續有鼻塞、鼻水、鼻癢、噴嚏,可能伴有頭昏或頭痛現象,若過敏性氣喘通常會持續咳嗽2週以上,尤以夜晚及清晨最為嚴重,可能伴隨胸悶症狀。
- Nov 18 Tue 2008 10:57
*【不可不知】消炎藥+胃藥=不傷胃???
一名70歲老太太因為膝蓋酸痛,常常自行服用消炎止痛藥,最近又因為劇烈疼痛,而吃了三天的消炎止痛藥,幾天前,林太太被發現解了一堆黑色大便,昏倒在廁所裏面,被送到急診室進行胃鏡檢查時,發現胃有多處潰瘍合併大量出血。另一位73歲老先生,則吃了幾天的消炎止痛藥,結果出現胃悶、噁心不舒服,最後嚴重到被緊急送到急診室,已呈現休克狀態,經檢查後發現是胃穿孔。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胃腸肝膽科許丁壬醫師表示,像這樣的病患,共同點都是有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而且多是年紀超過65歲的老人家。因老人家對於痛的感覺比較遲鈍,即使已經因為藥物造成了潰瘍,常常只會有一點胃悶、不舒服的感覺而已,造成有些人還是繼續服用消炎止痛藥,直到有一天發現解大量黑色大便或嚴重腹脹、吐血才送醫,此時已經造成胃出血,甚至已有胃穿孔、腹膜炎,而有生命危險。
- Oct 27 Mon 2008 07:48
*【健康傳真】腹瀉疫苗大幅降低兒童輪狀病毒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