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更新日期:2008/11/17 12:39

很多健康知識都說別憋尿,但現在卻有婦產科醫師研究發現,如果有尿意就如廁,不但會造成膀胱萎縮,甚至有可能會惡化發炎,日子一久反而會導致頻尿,這樣的狀況,尤其容易發生在女性身上;醫生提醒,每天上廁所的次數盡量控制在4到6次,不要太頻繁才能保持健康。

 

下課、休息,不少人秉持「不憋尿」原則,直奔廁所解放但醫生提醒想尿就尿,卻可能會讓膀胱發炎。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李世明:「妳的小便容積會變的很小,一點點就想上,一點點就想小便,這樣會造成你生活上的困擾,妳出門沒辦法出門、沒辦法旅遊,也會造成心理上的創傷很大。」

生活不便,身體更可能產生病變,根據10月婦女泌尿雜誌研究,有尿意就上廁所的習慣,時間一久可能造成膀胱萎縮硬化,甚至嚴重還可能惡化成間質性膀胱炎,反而會導致患者頻尿,而這樣的狀況最容易發生在30到59歲的女性身上。

李世明:「正常情況下,小便多少C.C.想小便有一定,大概2百C.C.『想小便』,3百C.C.以上『很想小便』,5百C.C.是『憋不了』的,那如果你在1百C.C.就想小便是不對的,除非妳有病,如果沒病就是不對的,我們就要訓練妳小便的容積。」

醫生提醒,一天喝水量,大約控制在1500到2000C.C.外,每天上廁所次數,也盡量在4到6次不要太超過,才能訓練膀胱的容量,身體才會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