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米知多少

◎撰文/簡守信(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



台灣進入WTO後,農民受到的影響,應該蠻大的。世界各國的米已陸續來叩關,包括澳洲、東南亞、泰國、日本等地的米。目前已有的米之中,據說日本越光米口感最佳,價格也最貴,一公斤要250元;美國加州米及泰國香米的價格則與國產台粳九號相近,一公斤50元上下。在口味與價格的拚戰之下,哪一種米最得消費者青睞,還有待時間證明。

談起台灣的米,也是有故事的。鄭成功在1641年來到台灣時,發現原住民種植的作物並不是稻米,而是小米,所以就把稻米引進台灣來。後來清廷因為甲午戰爭戰敗,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人來到台灣後,發現鄭成功當初引進台灣的米跟日本米不太相同,就把那時候的台灣米叫做在來米,意思是指「在地的米」。到了一九二六年,日本人又引進另一種米在台灣種植,叫做蓬萊米。

為什麼叫蓬萊米?因為是蓬萊仙島出產的米,可以跟日本米做一個區分,再銷售到日本去。1976年,蓬萊米再進一步改良,就叫良質米。但不管是在來米還是蓬萊米,基本上都是地區性的說法。

如果從植物的屬別來做區分的話,米可分為秈米、粳米和糯米。糯米黏度比較高,通常用來做粽子、米糕等;秈米比較乾,在來米就屬於秈米,適合做米粉、蘿蔔糕或炒飯。粳米介於兩者之間,蓬萊米就屬於粳米。

從營養的角度來看,米又可以這樣分類:糙米、胚芽米和白米。稻穗除去稻殼以後,得到的米就叫做糙米;糙米輾去米糠,保存胚芽,就叫做胚芽米;糙米輾去米糠和胚芽,剩下的胚乳就叫做白米。經過層層「剝削」,白米的大小只有原來的稻穀的百分之七十左右。雖然好看又好吃,可是營養卻比胚芽米、糙米差多了。先看纖維的含量:每一百公克的糙米有一克纖維,胚芽米只有0.4克,白米更少,只有0.12克,是糙米的九分之一,含量少了非常多。纖維素雖然沒有熱量,但可以刺激大腸臑動,促進排便。在健康上來說,等於可防止大腸癌、便秘、大腸憩室和痔瘡等等的產生,所以纖維素是很有用的東西。

再看維他命B1含量:每一百公克糙米有0.54毫克,胚芽米0.3毫克,白米0.12毫克。糙米是白米的4.5五倍。維他命B1是維他命B群裡的一種,如果缺乏維他命B群,就會得到一種很有名的病,叫做腳氣病,除了會出現水腫以外,還有神經方面的病變,甚至於產生潰瘍、潰爛、死亡的情形。看看這些資料,聰明的你,一定知道該怎麼選擇吧!

就口感而言,白米較好吃,但如果以營養的觀點而言,糙米保存了最完整的稻米營養,蛋白質、脂質、纖維及維生素B1等含量均比白米高。假如你一時之間無法適應胚芽米或糙米的口感,不妨從一個禮拜吃一餐開始,慢慢調適吧。



營養比一比: (資料來源:農委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糙 米   胚芽米    白 米
熱量(仟卡)    351     354     356
蛋白質(克)     7.9    7.5     6.6
脂 質(克)     1.9     1.4     0.5
醣 類(克)    71.8    74.4     75.7
纖 維(克)     1.0     0.4     0.12
維生素B1(毫克)  0.54    0.3     0.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瓊慧-mandy 的頭像
    瓊慧-mandy

    MANDY'365 只要健康不要胖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