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苦集滅道

  「苦、集、滅、道」是四聖諦。「諦」是「真諦」,就是「真實的道理」。世尊在菩提樹下證道後,於鹿野苑初轉法輪,度化五比丘,當時就是說「四聖諦」法。

  為麼世尊不說祂證悟的「緣起法」呢?因為「緣起法」是「甚深最甚深,微細最微細,難通達極難通達。」這種妙理,不是小根器或是未生起信心的人所能理解,所以世尊權巧方便,換一個方式而說「四聖諦」。

  事實上,「四聖諦」是把十二因緣,歸納成四類,就是「苦、集、滅、道」,也就是「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苦」跟「集」是世間法,「滅」跟「道」是出世間法。

  「聲聞」就是聽聞「四聖諦」而覺悟的人,「聲聞」跟「緣覺」,這兩種人叫做二乘人,也叫做小乘人。

  世尊住世時代,遊行教化四十五年,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解說「四聖諦」,可以說「四聖諦」是世尊住世時代教化眾生的中心思想。

苦─

        「四聖諦」的第一聖諦是「苦」,苦是痛苦、煩惱、不安,也有缺陷、無常、不實的含義。這是世尊觀察人生的真相,發覺人生充滿了苦惱和缺陷,「苦果」是一種事實,世尊只是如實的把它說出來,既不悲觀也不樂觀,而只是實觀。

        世尊並不否認人生有樂,例如世俗的天倫之樂或五欲之樂,但是這種樂並不是常久不變的,一切的樂中,都含有苦的成分。因為以「緣起法」來說,樂也是「因緣」所生,既是因緣所生,就會有變化、有生滅,樂過了,苦就跟著來,「樂極生悲」不就是最好的寫照!

        至於苦呢,我們也常安慰別人,或是自我安慰說「苦盡甘來」,實際上,苦完了之後,有可能是甘,但是甘過了之後,有可能再苦,因為不論甘或是苦都是無常的變化,所以沒有究竟,不可能苦盡甘來。

        人生是痛苦的,這是事實,並不是悲觀或厭世。因為苦有逼迫性,例如說,我們站久了腿會酸,是苦;坐久了之後會累,這也是苦;累了卻沒辦法睡,更苦。

        再說,我們現在吃飽了,過幾個鐘頭還會再餓;餓了,沒有繼續吃也會苦。身體沐浴完了,還會再生垢,生垢了還要不斷再洗…。

        我們觀察生命的過程中,苦的事實大致可分為八類,就是常說的「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這就是人生苦的事實。那人生的苦是怎麼來的呢?「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因為有了種種煩惱、惡業的因,才會結成種種苦的果,這是現在的因果。

集―

        「集」是「聚集」的意思,聚集種種的煩惱、造成種種迷惑的行為,所以是「苦」的因。

        前面談過,人生的苦是生命的實相,那為什麼會讓我們造成苦呢?如果以「十二因緣」的角度來看,苦的最主要原因是從無明來,因為無明而造成心中有貪、愛、欲,「愛與欲相應,心恆染著。」我們內在的貪愛會觸動我們去做、去取、去造業,也就是如果我們貪欲越多,要付出的代價就越高,所以整個的過程都是苦。

        世間人所貪、所愛、所欲的不外是財、色、名、食、睡,不外是色、聲、香、味、觸、法,這些東西,在我們還沒得到之前會苦,在得到的那一剎那是樂,但是那一剎那隨時會消失,當它一消失,苦又來了。

        這時候我們會再生起第二個欲望,不斷的追逐所貪、所愛,不斷的在受苦。縱使說我們只有一個欲望,那個欲望就是獲得全世界最大的藍寶石,在得到之前,勢必要付出很高的代價,這是苦;在獲得這個藍寶石之後,這個藍寶石也會因為因緣變化的因素,不可能常存,我們還是一樣受苦。

        所以如果在世間法上打轉,絕對沒有解決痛苦的方法,我們一輩子苦不堪言。唯有在佛教的教義中,依著「十二因緣的還滅門」,才有可能滅苦。

滅―

        「滅」就是滅除種種的苦,滅除一切煩惱,從而超越生死、超越時空、超越現實世界的一種境界。有的書上翻譯為「圓寂」或「涅槃」,說的都是出世修行解脫的理想境界。

         「十二因緣的還滅門」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根本無明「滅」了之後,這構成輪迴的鎖鏈才能斬斷。

        簡單的說,滅苦的方法就是「道」,它是通往涅槃解脫之路。

道―

        「道」是樂的因,「滅」是樂的果。因為有修道的因,才會結成滅苦的果,這是將來的因果。

        世尊觀察人生的真相,發覺人生充滿了苦惱和缺陷,祂為眾生提出了治本的方法,提出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根本大法,這個方法,就叫做「戒、定、慧」三學。

        依「戒、定、慧」三學,能熄滅「貪、瞋、癡」三毒,再展開成六度,叫做「六波羅蜜」,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接著開演出「八正道」及「三十七助道品」。

        「八正道」就是八種走向涅槃的道路,也可以說是八種修行的方法。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其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是「戒學」,「正念、正定」是「定學」,「正見、正思惟」是「慧學」。

「正見」:正見就是正確的見解、正確的人生觀。以世間法來看,就是要深信因果,要守五戒、行十善;以出世間法來看,就是徹見緣起法、四聖諦,向涅槃之路精進修持。

「正思惟」:正思惟是指由正見所引起的正確的思量、分別。也就是在思惟上遠離貪、瞋、癡、慢、疑,而保持心理上的純正。

「正語」:正語是正確的、如法的語言。就是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進而以誠實語、柔軟語對待別人,給人安慰、給人啟發。

「正業」:正業是指身業而言,是正當的、如法的行為。也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

「正命」:正命是指正當的生計、正當的謀生方式。凡是詐騙、販毒、邪淫、直接或間接殺生的行業都不該做。廣義的說,是指正當的生活。

「正精進」:正精進是依據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來修行,相續無間、精進不懈。也就是「已生惡為斷除、未生惡使不生、未生善為生起、已生善使增長。」簡單說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正念」:正念是指時時刻刻心中有正確的觀念。修行人以「四念處」為正念,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以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來說,就是時時保持冷靜清醒、時時觀照住自己的念頭、時時察覺自己的起心動念。

「正定」:正定是正確的禪定。以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來說,是使自己心情平靜、精神集中專注、沉穩安定,也就是處在任何的時空、行住坐臥當中皆不受影響。

        總之,世尊住世的時代,教導僧團的弟子要「知」「行」合一,在實踐「正道」過程中,八種正道必須同時做到,缺一不可。而且要以「正精進」的態度在解、行兩方面,以及身 、口、意上精進用功,以「正精進」涵蓋另外七種正道。

        後代佛弟子沿襲以往的修行方法,組織成「三十七助道品」,這是一套很完整的思想體系,照這樣子修行,即可趨向涅槃解脫。

        觀自在菩薩特地為「聲聞」說「無苦、無集、無滅、無道」使「聲聞」明白連「四聖諦法」也是空的,就像「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樣可以破「聲聞」的法我執。這是「聲聞的四諦空觀」。


無智亦無得

        「智」是「能觀之智」,「得」是「所證之理」。「無智」非「無智慧」可得,而是說智慧世人本自有之,非由外面得來。以佛性平等的觀點來看,大家的智慧都一樣,只因迷、悟深淺不同,而有愚、智的差別。

        假如以「鏡子」比喻成般若智慧,那鏡子上面的灰塵,就是我們的妄想、執著,只要去除了灰塵,就能讓鏡子顯現原來的乾淨、明亮,只要去除了妄想、執著,就能夠展現每個人本來的智慧。壇經云:「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所以說開啟智慧要由內在切入,不是由外得來。

        世間法的知識、學問、技術…是靠學習來的,這不是「智慧」。如果說學佛法「有得」,那表示心中有染、有障礙、有壓力、有包袱,表示腦海裡有一種既定的模式、有框框侷限著你,這樣就不能展現「無限」的可能。

        「有得」必定「有失」,這是痛苦的根源;但是「無得」又不能掉入無理想、無目標、無方向、無方法。

        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云:「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我們常說「開悟」—悟到什麼?是誤入歧途?還是真正大徹大悟?「悟」就是「悟無所得」,「無所得」的意思是「無事」,孔子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本來就沒有事,何必庸人自擾!

        另有一解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把你的煩惱、痛苦,所有的概念拿掉、放下,這樣就沒煩惱了,那你得到什麼?本來就無一物!

        菩薩修「六度空觀」,是六種度脫生死的方法。這六種方法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當中,「智慧」引導其餘五度,才能圓滿成就。因為有智慧的修行才是正確的修行。所以說,菩薩「無智亦無得」,涵蓋了「無六度」。這是「菩薩的六度空觀」。

        所以修行人能體悟到「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以及「十二因緣」、「四聖諦」、「六度」都是虛幻、都是空的,就能破「人我執」和「法我執」,這兩種執既然破了,那麼「能得的人」和「所得的法」都沒有了,還有什麼可以得呢?所以說「無智」「亦無得」。

        理論門的「人生觀」已講完,再講實踐門的「修養法」。


                        /人間觀(正報論)
                / 理論                                世界觀
                        \宇宙觀(依報論)/
                                                   \   人生觀
正宗分
                     
                             / 修養法
            \ 實踐
                              \理想境


「修養法」組織表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埵埵-\----行者------人格\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修行--原因\     因位--菩薩道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  \         教法/ 
           -證悟--結果/
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無所得」是指妙性本空,無一法可得。「菩提薩埵」簡稱「菩薩」,就是自覺覺他的人。

        「菩薩六度空觀」即是說菩薩雖行「六度」,但「無有少法可得」,「實無有法,名為菩薩」。因為人人本具妙真如性,只因凡夫「一念無明」,蒙蔽了妙真如性,只要去除無明,妙真如性就能顯露出來,就像烏雲遮蔽了太陽,烏雲散去,陽光就能顯現一樣,並不是另外有什麼法可得,所以說「無所得」。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累教品》中,佛告阿難云「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弟子,皆從六波羅蜜中,學得滅度。」所以,修行人除了發菩提心及四弘誓願外,要廣行六度,才能自度度人。

        「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也稱做「六波羅蜜」。
  「布施」:世尊昔日在因中修行時,曾經捨身飼虎、割肉餵鷹,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這是「內施」。

        「外施」又可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以自己的資財隨力施與的叫「財施」;以佛法化導眾生,隨緣說法的叫「法施」;對於眾生給予精神上的支持、開導,使之遠離恐怖、煩憂的叫「無畏施」。

        「布施」最難做到的是「三輪體空」,換句話說,沒有施與的我,沒有接受布施的人,也沒有所布施的東西。以這種「無所住」的心態來布施,才是真布施。

        簡單的說,布施的意思就是,你有能力該幫助人,就當幫助人。布施是要把好的東西給別人,而不是把自己吃不完的、不需要的、多出來的東西給別人。所以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最好的註解。

  另外,布施還要有智慧,例如有人向你要錢,說他要過生活,如果你只是給他錢財,錢財總有花玩的一天,對他的幫助其實並不大。你應該教他如何生活,培養他的能力,教他如何自力更生,這才是有智慧的布施。

  總之,每個人現在正需要什麼幫助,我就給他適時的幫助,這樣才叫做行菩薩道。

  「持戒」:持戒的意思是「止惡修善」,以止惡修善來淨化言、行,淨化心、識。簡單的說就是不該做的事情不要做,該做的事情就要去做,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什麼是不該做?什麼又是該做呢?只要有害自己、有害別人、有害一切萬物的都不該做;只要有利於自己、有利於別人、有利於一切萬物的,就應當做。

  一般人以為守戒就是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酒,這只是消極的「止惡」,我們更應當積極的「為善」。

  例如說,我們該奮鬥、該精進、該修行、該打坐,該念佛、該誦經、該經行…,凡是利己、利人的事,我們都要去做。

  小乘人的持戒,重點擺在行為上,而菩薩道的戒,重點是在心。在「三無漏學」中,依戒生定,由定發慧,慧可破惑證真,依慧成佛,所以「戒」是三無漏學的基礎。

  「忍辱」:「忍」是指能忍之心,「辱」是指所忍之境。
  「忍辱」不但是忍別人加諸於你身上的辱,還要忍自己所處之境。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侮辱、順逆之境,還要能忍生理上飢渴、寒熱之苦。
  「忍辱」不但是在窮困、病苦的逆境中,不生自卑、頹喪之念,還要在富貴、安逸的順境中,不起驕矜、沉迷之心。

  一般人最難做到的,就是「忍辱」,這裏面涵蓋事忍、理忍、法忍。佛法的「忍辱」跟一般所講的「修養」不一樣。修養是忍耐,是不跟你計較,其實「不跟你計較」就是不跟你一般見識,其中隱含著輕視別人的意味。所以我們要學「常不輕菩薩」,要禮敬眾生。

  「精進」:純一無雜曰「精」,鼓勇直前曰「進」。精進是依據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來修行,相續無間、努力不懈,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修菩薩道者,二六時中,當自精勤,做任何事,努力以赴,事若未成,絕不懈怠,以這種無比的毅力,方能成就。

  「禪定」:義為「靜慮」。和儒家所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有異曲同工之妙。六祖壇經曰:「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即是禪定的內涵。

  換句話說,禪定在於心力集中,而後於定中產生智慧。你若沒有禪定,你內在所有的東西,都不能展現。為什麼?因為禪定才能生智慧,不進入修行禪定,智慧怎麼生起!

  「智慧」:「智慧」並不是由博學多聞而來,一般人以為靠讀書能生智慧,其實這是誤解,讀書只能增長知識。但是當你沒有正確的見解,這個知識就是障礙,也就是所知障。書讀越多,邪見越深,所謂「世智辯聰」與「智慧」何干呢?

  「三無漏學」中,「依戒生定,由定發慧」,有了智慧才可破惑證真,有了智慧才能照破一切客塵煩惱,顯露真如本性。

  修「六波羅蜜」必須六度兼修,因為只修「慧」而不修「定」未能受用;只修「定」而不修「慧」容易沉迷;「定」「慧」雙修,而不「持戒」,便積習難改;三學俱足,而不「布施」,不能度化眾生;「布施」而不修三學,只種下人天福報;「持戒」而不能「忍辱」難調瞋恚之氣;有「精進」而無諸度,則徒勞無功;有諸度而無「精進」則始勤終懈;所以六度必須齊頭並進,才能圓滿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來修行,三世諸佛也是依「般若波羅蜜多」來修行,菩薩跟三世諸佛是修一樣的,因為菩薩道是因,菩薩道修行圓滿的果就是佛。

  修菩薩道是因,發菩提心,依「六波羅蜜」起修,種下因,直到完成,事究竟。「波羅蜜多」就是佛果,菩薩的果就是佛。

  所以我們當明白「無所得」的道理,理論清楚之後,依般若智慧來修行,由「止、觀」去觀照身、心、世界皆無所得,徹徹底底的「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這樣才能解除痛苦、煩惱,才能離苦得樂,究竟解脫到彼岸。也就是證悟到經文所說:「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罣礙

  「罣」就像一面「網子」,就是說心思像蜘蛛網一樣,牽牽掛掛。「礙」是指行動有阻礙。內有牽掛、外有阻礙,不是動彈不得嗎?

  一般人「罣礙」什麼呢?無非是生命和財產。我們害怕生命、財產會有變化,所以恐懼、不安、煩惱。

  例如,我擔心我的孩子,不知道有沒有吃飽?這就是執著你的孩子。我擔心公司不知道有沒有人值班?這就是執著你的公司。我要來觀水薌住兩天,卻忘記把藥帶來,這就是執著你的身體。我瓦斯忘記關了,這就是執著火燒掉房子。

  如果你打坐,好好的坐就好了,但是你會想:我坐太久的話,腳會不會斷掉?我坐太久的話,靈魂會不會出竅?我坐著,被蚊子叮,會不會得登革熱?坐在這兒,會不會遇到蛇?蛇會不會咬我?坐在這兒,會不會感冒?坐到後來,太陽會不會照過來?會不會中暑?

  我們的概念,就是擔心太多,我們的妄念紛飛、心猿意馬,實在太恐怖了。全然的放下吧!你就打坐吧!只要你肯全然的把身心都放下,就沒有「罣礙」。

  問題是你肯嗎?你的「心」不肯,所以根本不能入定。老和尚他在山上,盤腿、打坐,當他要上坐那一剎那,他已經沒有任何罣礙了,否則他早就怕死了。

  但是一般人都有很多藉口,說什麼為照顧家庭、為妻子兒女煩憂啦!什麼為了生計、為五斗米折腰啦!什麼身體病苦障礙修行啦…這些都是邪見,都是一派胡言,這些跟修行完全沒有關係。

  大家更不應該認為說,你們年紀輕的,可以修行,我們老的不可以了啦!或者說學佛是大人的事,我們小孩子學不來啦!這樣是執著年紀,這些概念都不對。

  所以六波羅蜜是方法,八正道也是方法,但有沒有更直接了當,「啪!」一下就進入的?有的,那就是禪宗,禪宗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迂迴、不磋跎、直接了當就契入了!

  所以說,如果你心中有「罣礙」、有「煩惱」、有「執著」,把它們都拿掉吧!拿掉的意思,是不論有跟沒有,我都不受影響;拿掉的意思,不是真的把它拿掉,因為事實上,並沒有一個東西可以拿掉,已經說「諸法空相」了,怎麼還有個東西讓你拿?如此而已,修這個而已,其它並沒有修什麼。

恐怖

  「恐」指的是一時的、短暫的驚嚇。「怖」指的是揮之不去的隱憂。我們擔心、害怕的事情很多,其實最擔心、最害怕的就是「無常」!

  因為「無常」就是變化,我們擔心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會產生變化。例如你害怕家人,是不是能長久的平安、健康?你擔心孩子,在成長的過程會不會變壞?你擔心壽命,擔心人生什麼時候將走到盡頭?你擔心公司會不會突然倒閉?擔心會不會突然被資遣?你擔心天災人禍…一切一切的變化,它會改變你的現狀,它會讓你的美夢破碎、惡夢成真,就是「無常」這兩個字讓你覺得恐怖!

  所以若是沒有罣礙,恐怖就隨著去除。為什麼沒有罣礙?因為你知道「諸行無常」,既然是無常,就本來無一物;既然是本來無一物,那我的內在就徹徹底底的隨緣自在,看破放下,徹徹底底的,內心沒有罣礙亦沒有恐怖,到達這樣的程度之後,就遠離了「顛倒夢想」。

遠離 顛倒 夢想

  「遠離」是永遠脫離,而不是忽遠忽近、暫時的脫離。「顛倒」就是因為迷惑,所以對於是非、對錯分不清楚。「夢想」就是妄想,是虛幻不實的。

  凡夫因為錯亂、妄想,所以執著「常、樂、我、淨」,執著於「緣起」的現象,以為是實有的。二乘人體悟「無常、苦、無我、不淨」,但是執著於「性空」。菩薩才是「真常、真樂、真我、真淨」。

  凡夫執著的「常」是什麼?假定你有幸覓得美好的伴侶,這伴侶最好是能常相左右,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能夠天長地久…,實際上那是不可能的事,所有的現象都會變化。凡夫希望「常」,因為他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那叫自欺欺人,那叫「顛倒」。

  凡夫執著的「樂」是什麼?希望人生時時刻刻、天天快樂,他不承認這個樂也會變化。

  凡夫執著的「我」是什麼?我在哪裏?實際上,我們的細胞時時刻刻在變化,我們的觀念也時時刻刻在變化,早上的你跟下午的你,就已經不是同一個你了,「你」在哪裡?你現在覺得好像比較懂得《心經》了,回到家就又變了,還是不懂耶!因為你那個「我」會變呀!

  凡夫執著的「淨」是什麼?我的身體很乾淨,你的身體既然很乾淨,為什麼還要每天洗身體?所以是睜眼說瞎話,這叫顛倒。

  眾生顛倒,因為顛倒,所以我把它反過來,這樣就對嗎?這樣也不對。所謂「顛倒」,就是你執著這一邊是顛倒,執著另一邊也是顛倒;只要是執著就是顛倒。你執著自己的取向,按照自己的取向就對,按照別人的取向就不對,這也是執著、也是迷惑、也是「顛倒」。

  二乘人剛好是跟凡夫對待,也就是「無常,苦,無我,不淨」。

  菩薩是「真常、真樂、真我、真淨」,「真」的意思,就是能夠超越一切的對待。

  以「我」的概念做例子來說明,到底是「有我」?還是「無我」?若是「無我」,要修什麼?若是一直有「我」的概念,以「我」為導向,以「我」的看法為看法,因為執著一個「我」就是我執,那有可能自在?

  什麼是「無我」?雖然有一個「我」,不過這個「我」是時時刻刻在變化,這是暫時的「我」;這樣不執著「我」,叫做「無我」,這樣才能夠真正的突破「我」的概念。

  我明白這種概念,我不否認這種概念,所以我用我的今生今世、生生世世來幫助一切的眾生,瞭解這個道理,叫做普度眾生,叫做「真我」。

  這個「真我」就是佛性,不管用那個角度講,不落在「有我」跟「無我」兩邊,那才叫做「真我」。但是亦不執著「真我」,才是絕對的超越解脫,若是還有一個絕對的「真我」,還是有一個執著,這一個執著還是會讓他有所得,有所得必然是罣礙,既然是罣礙,所以不能夠「究竟解脫」。

究竟涅槃

  「究竟」是指大徹大悟,徹底的圓滿。「涅槃」是指一切的煩惱已除,也叫做「解脫」 。

  所以修行人依般若智慧,體悟到「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以及「十二因緣」、「四聖諦」、「六度」都是虛幻不實,無智亦無得;徹底體悟「有無不二」,平等無差別;徹底體悟身、心、環境皆因緣和合、無實體;徹底體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故能究竟涅槃、達到解脫的境界。

  以上講的是「實踐」的部分,換句話說:「行者」要如何「修行」、要如何在「菩薩道」上種因,才能證悟「究竟解脫」的果。接著講「理想境」。

  「理想境」就是理想的境界。十方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來修行。菩薩道是「因」,菩薩道修行圓滿的「果」就是「佛」。所以依「六波羅蜜」來修,種下這個因,如是因、如是果,直到完成,事究竟、波羅蜜多,成就「佛道」。


                         /人間觀(正報論)
             /理論                          /世界觀
                         \宇宙觀(依報論) 
                                             \人生觀
正宗分
                    
                         /修養法
             \實踐
                         \理想境


「理想境」組織表


三世諸佛 -------- 佛陀 --人格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 佛行 \     \果位--佛道
                   教法  /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佛果 /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世」是「時代」的意思,「三世」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諸佛」依照「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修,就能夠成佛。

  經文講「三世」,說的是時間,理當涵蓋「十方」,說的是空間。換句話說,不論過去、現在、未來那一個時空,如果要成為大覺悟者,都要依「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來修。

  「佛」是「覺者」,祂原本是印度釋迦族的聖人,他是一個願意用全部的生命去觀照、去體悟宇宙人生的大智慧者。

  「覺」又有三種層次:「自覺」、「覺他」、「覺滿」。

  「自覺」者是個有智慧的人,他外能覺悟四大苦空、五陰無我、六塵皆幻,內能覺悟人人有個不生不滅的佛性。這是阿羅漢的境界。

  「覺他」是指一個有智慧的人,他能知道眾生的根器,他才有能力因材施教、方便度化,去幫助世界上所有的人。這是菩薩的境界。

  「覺滿」是「佛」的境界,佛已大徹大悟,對宇宙人生的真相,無一事不知、無一法不明,是個福慧圓滿的人。

  假定修行的過程就像三層的階梯,你若願意好好走,走上第一層的就叫「二乘人」,走上第二層的就是「菩薩」,走上第三層的就叫「佛」。

  眾生皆有佛性、是未來佛,但是一般人都妄自菲薄,認為自己業障深重、沒有智慧,認為自己沒有能力「修福」、「修慧」。其實只要你願意,不斷的充實、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前不懂的,現在懂了,這就是「悟」,就是「自覺」,這是「修慧」。好好的成就自己之後,你的言行舉止會影響到別人,這就是身教、可以「覺他」。如果你的格局再放大、再提升自己的「悟境」,你當有能力了解別人的程度,能以別人的語言、思惟模式去幫助更多的人,這是「修福」。

  為什麼要修慧、修福呢?例如開車,知道往那裡開、是智慧,至於車子的性能好不好、會不會拋錨、會不會爆胎、有沒有油…?這就是福報的問題。日常生活當中,能夠時時刻刻「修慧」、「修福」,儲備成佛的資糧,這才是修行。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阿」就是「無」,「耨多羅」就是「上」,「三」是「正」,「藐」是「等」,「菩提」就是「覺」,合起來是「無上正等正覺」。

  凡夫被「無明」遮蓋住了本性,迷惑得很深,所以不「覺」。

  「三菩提」就是「正覺」,「正者不邪、覺者不迷」,就是透過「正確的知見」的修行而覺悟的,這就是「阿羅漢」。

  「阿羅漢」雖然稍有覺悟,但還是偏在「空」的一邊,再往上提升到「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覺」,這叫做「菩薩」。菩薩看待眾生,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平等、清淨。

  「菩薩」雖然得到「正等正覺」,但是「無明」還沒有破盡,所以不能稱為「無上」。唯有「佛」完全斷絕迷惑、妄想,俱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才能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所以說,十方「三世諸佛」,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修行,才能夠超生死、入涅槃、度眾生、成正覺。

  人生是不斷學習的過程,以求學的角度來比喻,大學畢業叫學士,得到這學位就叫做「羅漢」;研究所畢業叫碩士,得到這學位就叫做「菩薩」;博士班畢業的博士就叫做「佛」。

  所以,學習的每一個過程,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你都應該好好學習、完成學位。你不要被迷惑、跑錯方向了,只要你找對了方向,好好去學,不要半途而廢,不要自暴自棄,你一定能畢業的。修行的過程,也是如此,你要不斷的去突破,才能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三段 流通分

「流通分」就是「結論」。「流通分」就是希望這麼好的東西,大家能夠依教奉行,讓佛法薪火相傳,流傳在世上。

「禮讚般若」組織表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 \
                                                                 所禮\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功德 /
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  /                                般若禮讚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  \ 禮讚   - 能禮/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這是讚歎「般若波羅蜜多」,讚歎「般若波羅蜜多」的功德是不可思議,非語言、文以字、數量…可以表達,只能另外以四種咒名加讚歎,說它好像「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一樣,功德殊勝。

  「大神咒」是指「神有妙力」,能令受持者,驅除煩惱魔、解脫生死苦。與經文「心無罣礙、無有恐怖」功德無異。這是「用」的部分。

  「大明咒」是指「明有照了」,能令受持者,破除痴暗、照見無明。與經文「遠離顛倒夢想」功德無異。這是彰顯「智慧」。

  「無上咒」是指「無上超勝」,能令受持者,直趨無上菩提。與經文「究竟涅槃」功德無異。這是讚歎「在一切法中的地位」。

  「無等等咒」是指「最高」,能令受持者,成就無上菩提,親證般若實相。這是把《心經》讚歎至極致。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虚

   眾生的苦皆由顛倒夢想而來,若能依「般若智慧」修持,就能破迷除妄,斬斷無明、了脫生死,徹徹底底「除一切苦」。

  觀自在菩薩唯恐愚痴的眾生狐疑不信,一再的懇切叮嚀,讚歎「般若」功德是「真真實實、沒有半點虛偽」的,眾生要深信不疑啊!

   

「般若護持」組織表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咒名\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                              般若護持
                                         ----真言/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觀自在菩薩已為眾生顯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根器好的眾生,依此「般若智慧」修行,能除一切苦。但是有的眾生沒有辦法契入,因此應病與藥,再給另一帖藥方,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這是咒名。

     「咒」梵語「陀羅尼」,也稱做「總持」,謂「總一切功德,持無量義理」。又稱「真言」,是由「諸佛真心宣說出來」。又稱「密語」,因是「諸佛秘密不可思議之語」。

      總之,「咒」有神妙不測的功用,雖不翻譯、不解釋,但只要一心虔誠持誦,不起思惟、分辨,久而久之,自能心咒相契、獲得感應。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咒」的作用在於聲音,不須理解,但眾生還是想要知道什麼意思,所以勉強照字義略微解釋。

  「揭諦」是指能「度」眾生「去」。「揭諦 揭諦」是指「自度又能度人」。
  「波羅揭諦」是指依般若修持,能「度」眾生「去」「到彼岸」。
  「波羅僧揭諦」是指「大眾」一同「度」到「彼岸」「去」。
  「菩提薩婆訶」是說「快快的」來「成就無上佛果」啊!

     這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既標名為「心」,分明開示眾生依般若來證悟「真心」。先說種種「空理」,來顯說般若,為的是破心執;後說「真言」,來密說般若,為的是除心障。

     「經」或「咒」原是一體,「顯」或「密」本無二致,「經」是顯咒,「咒」是密經,藉著「經」的義理來開啟智慧,藉著「咒」的加持而攝入禪定,能夠「顯」「密」雙修、「定」「慧」等持,這是觀自在菩薩的智慧與慈悲,為了救度眾生而宣說的無上大法啊!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我等各自珍重,莫辜負眾生的「法身慧命」!

 文章引用自http://zensoul.org/index/ReadNews.asp?NewsID=85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