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開講(下)

第二段 正宗分

心經所闡述的內容,精華就在本論,可分為理論和實踐兩大部分。

                                     / 人間觀(正報論)
              
 理論----                                        / 世界觀
                                     \ 宇宙觀 (依報論)
 正宗分                                                            \ 人生觀
                     
                                     / 修養法
                   \ 實踐----
                                     \ 理想境

「人間觀」組織表:

舍  利  子 ---------------------------------------------------------------- 聽    者  ---- 人格

色不異空 -- 因緣滅故空 \ 
                                               -- 非有非空中道(現象觀)\
空不異色 -- 因緣生故有 /
                                                                                                    肉體觀 \
色即是空 -- 即            空 \
                                               -- 空 假 即 中 道(本體觀)/                      教法
空即是色 -- 即            假 /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精神觀 /

   「人間觀」就是正報,說的就是自己的身心,比如說長相就是一種正報。《三世因果經》說前輩子在佛前獻花,這輩子長相會比較漂亮。比如說………也就是說你過去的所作所為,會影響這輩子的身心狀況。

        雖然序分中說「五蘊皆空」,我們的五蘊本身,並沒有一個實質的主體,「受想行識」的根本產生之處是「識」,五蘊都是從「識」展現出來的,其實本「空」,所以叫做「五蘊皆空」。但是如果認為一切都是「空」啦!不用奮鬥、不用打拼啦!這又掉入了消極的「頑空」。實際上,我們這一期生命的正報─「身」「心」還是明明白白的在這個現象界裡面,佛法並不離世間法,所以這輩子的所作所為,甚至於生生世世的所作所為,都是有意義的!我們當如實的的面對「身、心」的問題。

舍利子

        舍利子是世尊的十大弟子之中,最有智慧的,所以在王舍城外、靈鷲山上的法會中,舍利子請問觀自在菩薩道:「若是有人要修般若波羅蜜多,應當用什麼方法?」以舍利子的智慧,他才有能力代替眾生請法;以舍利子的智慧,當觀自在菩薩說法的時候,說主與聽者才能夠相應!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指的是五蘊的色,就是指外在一切的物質現象。那你心理的一切現象,就叫做「受」、「想」、「行」、「識」。

       「空」不是沒有,「空」指的是宇宙之間所有的東西,它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體,所有一切的現象,並非永恆不變的,所以叫做「無常」;既然是無常,就代表並沒有一個固定的主體,所以就叫做「無我」。因為無常、無我,所以我們叫它「空」。在原始佛教的教義中,「無常、苦、無我、空」,這幾個概念都在形容「空」這個字,所以「空」,並不能夠解釋成沒有。

       「不異」就是不離,不離開的意思。一切所有的物質,它到最後,一定不離開「空」。所有一切物質的現象,它形成叫做「成」。

        例如這個桌子已經形成,這個物質的現象形成,我們叫它「色」。但是所有物質現象它一定不會離開「成、住、壞、空」,所以「色不異空」。

        如果從「色」談到「不異空」,古大德註解說,這叫做「緣滅」故「空」。所有的東西,它一定是「因緣生」、「因緣滅」。所有的東西形成,它已經形成叫做「色」;它的因緣已到,它必然消失,叫做「空」,所以叫做「色不異空」,這叫「因緣滅,故空」。

        同理可證,同樣「空」也不離開「色」,為什麼?因為所有的東西,因緣滅之後,並不是說它永遠不會再改變,當它因緣已到,它會再改變,這因緣已到就叫「緣生」,所以「因緣生,故有」。所以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空本是一體。

        因是因素,是條件,沒有因素跟條件,不能具足;緣是因素,是助緣,透過主要因素,再加上一些輔助的因緣,才能夠成為它的結果,所以叫「因緣」。如果你真的瞭解緣生、緣滅,你就開悟了,你就不會那麼痛苦。我們今天痛苦,就是因為我們不瞭解它,所以苦。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看到「緣生」─因緣所生,這個「因」就是父精母血,受孕懷胎,這個「緣」就是在母親的子宮裡,受到很好的照顧,健健康康的成長,在適當的時機才把我們生下來,叫做「因緣所生」。有因沒有緣不能生,兩個要配合,所以叫做「因緣生,故有」。

        從這個例子,你看到什麼?本來這個現象界中,沒有你這一個形象,我們稱它「空」。但是透過「因緣」所生,在這個空的現象界中,產生一個小孩就叫做「色」。我們看到「空不異色」,我們會生起歡喜心,所以人家生小孩,我們會說恭喜,會祝賀他這個「緣生」。

        不是只有出生才叫做緣生。這個孩子的「因」,是他過去所造的業力,所創造的因,他一出生之後,受父母細心的照顧叫做「緣」;終於進入幼稚園,因緣所生正式去讀書,從幼稚園畢業叫「緣滅」;進入國小叫「緣生」,國小畢業叫「緣滅」;接著進入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不斷的生滅、生滅、生滅……一直變、一直變、一直變,直到這個人,有一天一定會不見了,所以當這個人不見了的時候,就叫「緣滅」。

        想想看這裏面有多少矛盾?一個孩子入學,你高興,畢業你高興,一個孩子剛出生你高興,死去你高不高興?死去跟畢業有什麼不同?但一般人的概念不是這樣,一般人對於現象的變化,總是賦予很多錯綜複雜的感情。

        再舉一個例子,有一個人本來四肢健全,有一天發生車禍,從此就過著坐輪椅的生活,這是緣生?還是緣滅?如果從新的角度來看,因為他重新過著坐輪椅的生活,這是「緣生」。

        你不要以為「緣生」一定是喜,「緣滅」一定是悲。緣生跟緣滅,對你來講,都是痛苦的,所以看不清楚事實真相的人,在這因緣的變化之中,不斷的在受苦、受折磨 。

        如果你真懂「緣生」、「緣滅」的概念,你就懂得什麼叫做「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例如說,這件事情,本來不是我的工作,但是我的主管突然叫我做,這叫做「緣生」,你就欣然的接受,認真去做這件事情。你不需要抱怨,也不要在那邊推三阻四,你只要努力去做,做完了之後,這件事情自然就緣滅,那緣滅就好。你也不要做完之後,說做這件事情我很辛苦,去搶個功勞、去討個人情。事情做完了就做完了,叫「緣滅」。

        我們對緣生、緣滅,既不記恨,也不搶功,既不歡喜,也不難過,這個就是佛法。事情做完了,就做完了。你要好好去體悟這個問題。所以「緣滅」跟「緣生」,講的就是現象的變化。也叫做「現象觀」。古大德對「現象觀」做了一個結論,叫做「非有非空的中道觀」。

        談到「非有」、「非空」的概念,再談「一心三觀」。所謂三觀是指假觀、空觀、中觀。假觀是相,見山是山;空觀是體,見山非山;中觀是用,見山即山;「一心三觀」你若懂,你就一定大徹大悟,這是寶呀!「一心三觀」就是說,你應該去觀察這三種的真實義:

  一、假觀─只要是會變化的東西,就叫做「假」。

        譬如你的身體的變化,隨著年紀,你會從嬰兒、少年、青年、壯年、到老年,會由幼稚、而輕壯、到衰老,所以你的身體是假。譬如你的心情,每天從早上一直到晚上,你的心情時時刻刻、分分秒秒不斷的在起變化,所以你的心也是假的。事實可以證明,你的身、心皆幻。

        同理可證,我們現在講課的所在─觀水薌,這個好山好水的好地方,亦是假,因為這個地方它會變。你現在所看到的,你的身、你的心,還有所處一切的環境,你現在所喜歡的東西,你現在所擔心的東西,你現在所痛苦的、快樂的感覺儘是虛幻。

        現在,你願意用這種假觀,去觀照它是假的嗎?它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叫做「假觀」。

        相就是現象。一切的現象,它是時時刻刻在變化的,它是幻化的,它是無常的,它並非永恆不變的,天台宗的智者大師,給它一個名詞,叫做「假觀」。你眼睛看到的東西儘是假,所謂假的意思,不是我不承認它,假的意思是,我不執著它。

        例如,你看電影、電視恐怖片,你的心臟不會受影響,你不會受驚嚇,叫假觀。但一般的人都很愚癡,明明知道戲是假的,卻隨著劇情哭、隨著劇情笑、隨著劇情顛顛倒倒…,這不是很傻嗎?這些情境都是假的,你都會受它影響,難怪,發生在你週遭的事情,會影響你更深。

        同樣的道理,你今天對你所做的一切,你的事業,你的家庭,你種種的一切,你有能力以「假觀」看待嗎?只要你沒有能力,這一關你根本修不了,就是說你這一關零分。至於你為什麼會受影響?很簡單,你把這個「假」認為是「真」,你才會受影響,不然你怎麼會受影響!

        再舉一個例子,某次一位醫學院的學生,暑假帶頭骨標本回去做研究,回到家裏,恰巧一個朋友來找他。他朋友說:「唉唷!這個骨頭怎麼做得那麼像,怎麼那麼可愛,鼻子還塌塌的。」就在那兒把玩著。這學生只回了一句話:「廢話,那是真的,當然很像!」。他的朋友當場受到驚嚇,回家就生了一場病。

        我們人很奇怪,我們既怕活人、又怕死人,既怕神、也怕鬼,什麼都怕。如果你有「假觀」的概念,你能夠時時刻刻去觀察你的「身」、「心」、「境」,一切皆是虛幻,你就不會執著、不會受苦。若是你不能,那佛法你沒辦法懂!

  二、空觀─空觀指的是本體。

        現象是從本體的本性展現出來的,一切的現象到最後必回歸空性,所以「色」到最後,不離開「空」。所以你應該明白什麼是「空觀」?「空觀」到底怎麼應用?

        舉個例子,你們現在坐在這邊上課,你有沒有觀察到「空」?因為這裏有空間,你們才可以坐在這裏,如果沒有空間,你不可能坐在這裏。一樣的道理,你們本來坐在那邊,事實上你們離開那邊,那邊還是空空的。

        再說,你怎麼可以呼吸?因為空,你鼻子空。你為什麼可以吃飯?因為嘴巴空。你為什麼肚子餓?因為肚子空。你今天有學到東西,哪裏空?要不然你怎麼有辦法學東西?你怎麼可以看到我?你之所以看得到我,是因為有空的距離。為什麼你的眼睛看得到白板上的字?因為白板空,所以寫下去,才浮現字;如果白板不空,怎麼浮現字?這房子就是有空,你才能變,假設這房子的空間,都讓你佔滿了,這房子怎麼使用?平常我們在玩大風吹,變來變去,變來變去,這就是空的妙用。

        這「空觀」相當的妙,這空觀不是說空,不是沒有,這個空觀是「空中生妙有」,可以變,它可以展現。任何一樣東西只要形成,就一定會有體積,就會佔空間,這就不空啦!沒有空就不能變,沒有空怎麼變?所以你的內心要空,你才有辦法展現。

        空的實體,它的內涵、它的的境界,相當的深奧,它可以包含一切的東西,但是有的東西,並不能就只有這樣去包含它。我們講空的概念,是因為「無常」、「無我」,所以才「空相」,這才是它真實的概念,這個概念,一般人比較不能懂。所以我用你們比較容易懂的概念來跟你形容「空」。

   三、中觀─色跟空,產生一個「中觀」。

        佛法裏面講中觀,中道,儒家講中庸。中觀的概念叫做「用」,為什麼「中觀的概念叫做用」呢?
舉個例子,你說這個紙杯是假的,不對。為什麼?事實上擺在我的眼前,所以你不能否認它。你說這個紙杯是空的,既然是空的,我為什麼可以看得到?所以你怎麼說都不對,不管你怎樣形容它,都不對。

        那要怎麼講才對?應該這麼講:這一個紙杯,你看得到的部份叫做色,這叫「假觀」。這紙杯之所以能裝茶,就是因為有空,它才能裝,不然它裝不了,所以這叫做「空觀」。那這個紙杯要怎麼用呢?也就是說,它的現象是「有」,它的本體是「空」,但是你要用中,「用中」的意思就是,不執著「有」,也不執著「空」,空有都不執著。

        古大德註解,「非有」「非空」的意思是說,你講有不對,你講空也不對。那既然非有非空,你就不要去把它區分說,它一定是空,還是一定是有。凡夫的概念,都是二擇一,兩個選一個,這是不對的,它是不能拆開的,那既然不能拆,你認為是有還是沒有?你勉強替它下個定義說,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你也不能這樣講。說「有」不是真理,說「沒有」也不是真理,真理是,我不執著有,我也不執著沒有,這叫「中觀」,這叫用,用「中」。

        舉例來說,你要不要洗澡?你不能說,因為身體是假,所以我不需要把它洗乾淨。你不能說,因為身體是假,每天洗有什麼用,今天洗完了,明天還是有垢。你不能說,想洗就洗,不想洗就不洗,這是想跟行,不合你意就不去行,合你意就去行,你已掉入你自己五蘊的慣性。

        你應該說,我知道身體是假的,不過我會把它照顧好,有水的因緣,我就洗;沒有水的因緣,不是我不洗,而是我隨這個因緣而不洗。但是我不洗,我不會感覺不舒服。這叫「中觀」,你要這樣用「中」。
所以你要對「假觀」、「空觀」、「中觀」的定義,相當的清楚,你才有能力去運用。

        天台宗的智者大師,他創三觀。如果以禪宗的角度,有三句話可以代表這三種層次:「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這三句話大家也常說,但是真懂的,卻少之又少。

  「見山是山」- 現在我們後面有一座山,如果你問一個小孩子,問他這是什麼?在小孩子的八識田中,有山的記憶,所以他看到,就跟你說,這叫做山。單純的跟你說,這叫做山,這就是「見山是山」。

        你再問那小孩子,這座山永遠都是這樣嗎?這座山上有很多植物,一年四季,這些花草樹木,它都在變化、它會有不同,所以這一座山會不會變?這一座山,早上和下午就不一樣了,所以你現在看到這座山,你看到的是假相,這叫做「假觀」,所以「見山是山」。

  「見山不是山」- 很早很早以前,可有這座山?很早很早以前,可有一座喜馬拉雅山?沒有的。你從甚深的角度來看,從緣生、緣滅的角度來看,之前由空至有,之後會由有至空,所以色空不離,它們這樣的因緣互變,所以,以山的本質來說,它是空相。

        它的「空相」意思是說,它並沒有一個真實的主體,也就是說它並沒有一個真實永恆不變的東西。從這個角度看,見山,我所看到的山不是山,我所看到的,它只不過是因緣和合而成的一座現象的山,所以說不是山。但是這樣說也不圓滿。

  「見山又是山」- 最後這個程度就超越了,就突破了。意思就是說,你說它不是山,事實上它就在這兒。你說它是山,事實上它又會再變化,因為滄海可能變成桑田。所以你不應該執著。你不應該去執著這一座山,但是雖然不執著這一座山,還是有山,所以「見山又是山」。

        這樣子從認為「是」,到認為「不是」,一直到認為「有,我就用它。」,「沒有,我就放下。」這就是「一心三觀」的內涵。

        但是你一定要記住,要懂得,菩薩從來不厭離生死,菩薩也從來不貪戀生死,你要明白這種概念,《心經》你才會懂,不然你一定不懂。

        有人說世間很苦,我以後都不要做人了,這就是厭離生死。也有人說,我世間還有很多親人,我以後死去,一定又要回來找我的親人。所以你太太以前可能是你的祖母,你的祖母,有可能現在變成你的孩子,為什麼呢?因為不捨。

        舉個例子,有一個祖母,捨不得離開她的寶貝孫子,她要往生之前,念念不忘的就是她那個孫子。所以這個祖母死去之後,就投胎成另外一個女孩子,來嫁給她的孫子,想要好好的照顧他。但是現在她變成另一個女人,跟他結婚之後,她並不知道他就是她念念不忘的人…,這樣子的生生死死,這樣子的糾纏不清,永遠脫離不出輪迴。

        這世界上有多少人讓你罣礙?你累世有多少親人讓你不捨?所以你不願意離開生死,你貪戀這世界!

        至於那厭離生死的,跟不願意離開生死、貪戀這世界的,兩種都不對。凡夫貪生怕死,阿羅漢厭離生死,菩薩「不貪」生死、亦「不捨」生死,《心經》在講這個!你若明白,後面的經文漸漸都會看懂,所以從這樣「一心三觀」的角度,你要好好去體會。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講的是現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講的是本體,所以說「空」、「假」即「中」道,所以叫做「本體觀」。

        以現象的本質來看,事實上是有個「有」。以本體的概念來看,這個「有」事實上是「假」。所以論現象,不離開空。同理可證,論本體,亦不離開空。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最簡單的解釋就是「色空不二」。也就是「色」、「空」不能夠分開。為什麼不能夠分開呢?因為「藉象顯空」,藉一個現象來顯出這個「空」。

        舉個例子,這個小木屋蓋起來,圍起來,就是現象。蓋起來,顯示出這個空間,叫做「藉象顯空」,由空來表現出這個現象。因為有空,你才可以變化,才可以妙用,所以由「空」去變化出很多的現象。
所以佛學的這個關鍵,你若沒有掌握到,不管你怎麼看,都看不懂,你會覺得,怎麼變來變去?一團霧水。

        所以從「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幾個字,就是我們在講自己的肉體,所以叫做「肉體觀」。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前面我們講過,玄奘大師翻譯的《心經》文字簡潔、結構嚴謹,他用很扼要的文字,表達很豐富的內涵。所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的意思是講,接下來 「受、想、行、識」跟「色」的道理都一樣。

        如果逐句翻譯就是「受不異空,空不異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識不異空,空不異識」,以及「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簡單的說,就是「五蘊不異空,空不異五蘊」、「五蘊即空,空即五蘊」。

        這一段就是在講,你打坐的時候,你是不是能夠好好的觀你的「五蘊」?你如果從「色」的角度來觀「假觀、空觀、中觀」,這是「肉體觀」。你如果從「受、想、行、識」的角度來觀「假觀、空觀、中觀」,這是「精神觀」。這就是觀自在菩薩針對舍利子的疑惑「如何修般若波羅蜜多」所做的初步的解答。

        以上所講的是「人間觀」,也就是「正報論」的部分。
        接著再講「宇宙觀」,也就是「依報論」。「正報」說的是自己的身心,「依報」說的是自己所處的環境。先講「世界觀」。

「世界觀」組織表:

舍利子 -----------------------------------------------聽者 --------------------- 人格                     

是諸法空相 ------------------------------------------體 \
                                                                                        -------諸法空觀\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 義 /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五蘊(人體)---- 空    觀                           教法
                                                  
無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主觀的感觀)\               
                                                                       十 二 空 觀 ---三科空觀/
無色聲香味觸法 ---六塵(客觀的對境)/                          

                                             /六根 \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六識   ------- 十八界空觀
                                             \六塵 /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現在觀自在菩薩再向舍利子解釋說,「是諸法空相」,在《心經》裡,「諸法」指的是「五蘊法」;在整體佛法的解釋,諸法就是「心法」跟「色法」。

  一般的解釋,人生所有的一切都叫「諸法」;諸法的本質是「空相」,也就是諸法的本質,並沒有一個不變的主體。「諸法空相」的內涵就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那什麼是「世界觀」呢?「世」指的是時間,古往今來;「界」是界限,指的是空間,上下左右。「世」跟「界」合起來就是時間跟空間,「世界觀」講的就是「時」「空」的問題。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在中國人的概念裡,「不生不滅」就是「天」,「不垢不淨」就是「人」,「不增不減」就是「地」,這個「三才」就是中國人的世界觀。

  以科學的角度來看,叫做三度空間,就是「時間、空間、距離」。

  以佛法的角度來看,「天」指的是天時,所以「不生不滅」講的是時間的問題;「不增不減」講的是空間的問題;「不垢不淨」指的就是一切的萬物。

  從這三個觀點來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指的是菩薩的境界。凡夫的層次是「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我們先從凡夫的角度來談,再來談菩薩的境界。

  不生不滅-我們談到人,常會問,生於何年?死於何時?這就是時間的概念,有生有滅,「因緣生,故有」、「因緣滅,故空」。所以凡夫有生有死,有來有往。這就是時間的觀念。

  例如什麼是「今天」?如果從明天來看,今天叫做昨天。什麼是「昨天」?如果按照昨天的角度,昨天就是今天。所以如果你執著一個「今天」這個名詞,就會被現象所迷惑。

  假設這個名詞是固定不能改變的,你當然可以執著,但是明天即將到來,今天這個名詞,又被取代,因為它消失了,所以你可以執著有一個「今天」嗎?

  再舉例,你的名字也跟「今天」的概念一模一樣。假定拿一個標籤貼在你的背後,從此你開始執著背後那個標籤,以為別人給你的那個名稱、職位、身分、地位…就是你,這樣對嗎?

  佛法的角度完全不一樣,佛法講的是真實義。學佛的人,從簡單的先學,首先要破名相,不執著所有的名詞,這樣老實面對自己,時時提醒自己:一切皆是有生有滅的東西,你在執著什麼!?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不生不滅」還有另一層意義,這裏面的「生」不是真的生,這裏面的「生」是短暫的;這裏面的「滅」不是真的滅,這裏面的「滅」亦是短暫的。「不」的意思,是說這不是真正的生,亦不是真正的滅。

  例如說觀水薌現在蓋好了,你以為它真正的「生」嗎?觀水薌它現在是蓋好了,可是它不可能一百年以後仍然是這樣子,所以說它不是真正的生,因為它隨時會再改變。

  「滅」的意思就是,它隨時會再改變。等到它改變完了的時候,它永遠就是那個樣子嗎?也不對。它也會隨著時空的變化,再度再改變,那樣子不斷的生滅、生滅、生滅…。

  唯有菩薩的智慧才能看出,這一個「生」跟「滅」,根本不是真的生,也不是真的滅,所以說它「不生不滅」,這是它的內涵。

  再從自然界的角度來看,一棵樹,它會落葉,但它會再長新葉;新葉變老,它會再掉下來。我們不能說,它是生或是滅,在生滅上打轉沒有意義,因為我們只看到短暫的現象,而沒辦法看透永恆的真理。

  如何從現象的角度去破除「不生不滅」跟「有生有滅」?如果能從現象的角度去破除,那時間的概念就能破除。老禪師能入定,就是破了時間的概念,所以他的一彈指間,可能就是一般人很長久的時間。

  我們平常生活在時間的概念當中,有時間的概念,就有數字的觀念,所以當你在觀呼吸時,數息數到最後,你要放掉數字。若是還停留在數字上,你永遠沒辦法突破。

  這是一種以「生」、「滅」的角度來看待「時間」的問題。

  不垢不淨-以佛法的角度來看,萬物的真相是「不垢」「不淨」。但是我們經常按照個人的喜好,個人的經驗,以「垢」跟「淨」來看待萬物。

  例如,這地上有塵沙,我們說它骯髒,需要加以清掃。沙是骯髒的嗎?如果你到河邊把沙捧起來,可能會說,這一堆沙好髒,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說,這裏有一堆沙,沙裏頭有一些草枝、衛生紙…等等的東西,這些衛生紙跟草枝混在沙中,才覺得這一堆沙好髒。

  其實沙並不髒,只因為它加上這些雜質,讓我們覺得這一堆沙子很髒。如果把這些雜質都揀掉,我們會說這一堆沙子好乾淨。

  當我們講這一堆沙很髒,跟我們講這堆沙很乾淨時,其實這堆沙並沒有改變,它的本質沒有變,但是,我們的概念變了,不是沙怎麼樣,而是我們賦予它「垢」,它「淨」的概念,這都不是真相。

  同樣的道理,我們看到這桌子上有塵沙,所以我們說桌子髒。其實不是桌子髒。因為沙本身不能講它髒,而且桌子本身也不可能髒,只是我們把這兩樣東西結合在一起,變成它髒。

  再舉個例子,白色跟黑色,哪一個比較乾淨?其實它只是白色跟黑色,我們不能說哪個比較乾淨。如果這兩個顏色不小心混在一起,它是乾淨或是髒?白衣服沾到墨水,這衣服叫做髒嗎?現在有一種衣服,看起來破破爛爛,一點一點的,你看它是髒還是乾淨?或有一種白底黑條的衣服,你會說它髒嗎?你會說好看。

  再說,我們認為糞便最髒,認為身體最乾淨,那糞便從哪裏來?從我們認為最乾淨的地方而來。所以我們的身體比糞便乾淨嗎?以凡夫的角度來看,人類認為糞便最髒,但蒼蠅認為它是美食,它就像長榮桂冠下午茶的蛋糕,我們的尿尿它當成是紅茶,降暑退火。

  如果你說,人不可以跟蒼蠅比;那人跟人比好了,大人說大便很髒,幼兒卻偏偏拿來吃,那幼兒不是人嗎?你的概念跟幼兒不一樣。大人的腦袋太複雜,所以看不到真實性的東西。

  從小到大,我們的概念大都有問題,我們的看法其實很沒有道理,只是我們不知道,我們都按照自己的角度去看東西。

  唯有透過觀察,才能明白道理,才能夠看清楚真相,這樣人生所有的困境都難不倒你。有的人他不懂得觀察,也不懂得探討的方法,他只能看到粗糙的問題。例如,待會兒下課踩到鐵釘,他馬上會去探討該如何處理。但是心中有結,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心結!

  三受當中,如果我們的「不苦不樂受」最明顯,就表示我們根本沒有感覺,沒有覺知內在的感受,所以要培養觀察的能力,觀察「身」、「心」、「境」,觀察靜態的跟動態的,所有的一切都應該保持覺知,這樣才能夠從小悟、到中悟、到大徹大悟。

  所以我們要培養覺知的能力,清清楚楚的觀察萬物的真相,是「垢」是「淨」?還是「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不增」「不減」說的是空間的現象。記得小時候的天氣比較涼,夏天沒有這麼熱,冬天還很冷。現在除了臭氧層的問題之外,到處高樓大廈林立,遮蔽物多,溫度普遍升高。

  以一般人的角度來看,土地上增加了一棟大樓,增加了一個觀水薌遊樂區,叫做增加。那這裏以前是一個平原,現在被挖個水池,叫做減少。以空間的角度來看,它「有增」、「有減」。但是如果好好注意看,其實是「不增」、「不減」。

  為什麼不增不減?舉個例子,現在台灣的房子蓋了很多,跟三十年前台灣的現象當然不一樣,但是三十年前地球的重量跟現在地球的重量並沒有變。房子這兒挖一個洞,那兒補起來,這兒推土機推掉,那兒補起來,它的質量並沒有改變。

  例如造小木屋的木材來自樹木,砍掉樹木,表面上森林的樹木減少了,但卻增加了一棟小木屋。所以,以整體來觀,它確實沒有增跟減,但是我們常為了增跟減,而產生莫大的感慨。

  我們看到,所有現象的變化,都會感嘆說人事已非,滄海桑田,尤其詩人多愁善感,常常借題發揮,借現象發揮,觸景生情,其實他並沒有看到真相。

  如果我們隨著現象界的變化,隨著人、事的變遷,而不斷的有一些錯綜複雜的想法,這些現象你怎麼講都不可能講清楚。所以有智慧的人,當從「不增」、「不減」的角度,來看待空間的問題。

如果以我們個人的角度來談「不增」「不減」,我們「迷」的時候,佛性並沒有減少,我們「悟」的時候,佛性亦沒有增加,這叫「不增、不減」。用這種角度,才可以看到真實相。

  一個明白真理的人,他能夠從「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去體悟到「諸法」「空相」。他從看到「有生有滅」,然後去悟到「不生」、「不滅」;從對世界上所有的東西,產生「垢」、「淨」的分別,然後去瞭解到它「不垢」、「不淨」的道理;當他對空間的一切變化做如實的觀察,並且內心不產生排斥、不產生貪戀,他本身亦能「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先談「有」跟「無」這兩個概念。以一般人的概念來說,「有」跟「無」是相對的。但是學佛不要掉入相對的概念中。「無」應當是「有」的突破。

  例如,當一個人初學武功,他是有招有式,有模有樣;但是當他的功夫到一定的程度,他是無招勝有招。所以無招是有招的突破,而不是跟有招對立。 再比如,一條路,前面一段有鋪柏油,後面一段尚未鋪柏油,那麼它還是同一條路,而不是兩條路,只是前面鋪的跟後面的不一樣。

  一樣的道理,我們在成長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就是要不斷的突破,要一直往前超越,所以叫做「波羅蜜多」。

  前面談到,「色」、「受」、「五蘊」,都是「有」的概念,是凡夫的概念。「空」是二乘人的概念,是聲聞、緣覺、阿羅漢的概念,但不管是凡夫還是二乘人都不能解脫。

  因為凡夫貪戀、貪愛、貪生、怕死,既然貪生,就必然再出生,所以生生世世六道輪迴,永無出期。
另外有一種人,他對這個世界充滿強烈的厭離心,他一直想離開三界,想出離三界,所以他專心修行,除了修行,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管,只要做個自了漢。但是這樣的人,因為他還有一個喜歡跟不喜歡的概念,所以還是不究竟。

  至於二乘人,即小乘人,他明白一切是空,所以他不怕死,也不貪生,他是厭離生。但是二乘人的空是「偏空」;凡夫是「頑空」;菩薩才是「究竟空」。

  什麼是凡夫的「頑空」?頑空就是不清不楚,或是腦袋放空、發呆。如果你只是坐在那兒,什麼都不想,那是在修木頭,而不是修佛祖。坐在那兒,是要不斷的精進的,是要不斷的鍛鍊你的內在的,是要不斷的練習的。

  什麼是二乘人的「偏空」?二乘人他執著空,因為他了解一切現象不是真實的,所以對一切功名利祿都不執著,只是一心來修行,叫做「偏空」。

  什麼是菩薩的「究竟空」?「究竟空」就是圓滿,祂徹徹底底的瞭解「空」的真實義。

  《大般若經》說,「空」的意思是不執著。我明白「諸法空相」,所以我不執著;而且我亦不執著那個不執著的心,才叫做究竟。若我不執著諸法,但我卻執著那一個不執著,那亦是執著,那沒有究竟。
人生雖然是短暫,但每一個時間,每一個因緣,你都會跟無數的眾生在一起,因為眾生不明白這種概念,所以你要變成眾生的模樣,跟眾生在一起,然後隨類教化,所以你不離開眾生,不捨棄眾生,也不貪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