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常看到一些辦公室或家裡,主人位後面的靠山掛著《心經》的字畫,很多人的辦公桌墊下也都放著《心經》,有空時就念一遍,或是抄一遍,但是真正了解《心經》的人應該很少。 我曾聽很多學佛的人說:「《心經》是學佛最基礎的東西。」其實《心經》不是佛學概論。實際上只要懂得《心經》,佛法全部都懂!
談到《心經》,我們首先要感恩唐朝的玄奘大師,玄奘大師他自幼備通各部典籍,年少出家,遍訪名師,被譽為「釋門千里駒」。玄奘大師既遍謁名師,飽餐法味,但覺各宗派理論與原典有所出入,令人不知所從,乃發願,決志西行求法。雖不為朝廷所許,但憑著一顆渴求真理的心,懷著堅強的信念「寧向西方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縱使西行之路險惡無比,還是義無反顧,捨命求法,當時他才二十六歲。
玄奘大師周遊十七年,歷經五萬餘里的跋涉,自西域帶回佛像、天竺寶物及六百五十七部經典,再將梵文譯為華文,當時翻譯經典之富、內容之廣,譯局規模之大,譯法之完備,堪稱空前之壯舉,共翻譯了佛經75部,合計1335卷,就此奠定我國譯經的體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不同的版本,其中以玄奘大師翻譯的《心經》最簡潔,只有二百六十個字,加上經題,總共是二百六十八個字。這二百六十個字,文字簡潔、優美,內容嚴謹、完備,但是意義相當深遠。為什麼說《心經》是開啟智慧的經典呢?《心經》就是要你回歸自己的心,開啟你的自性,才能進入《心經》真正的深義。
經題
《心經》全名叫做《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意思是:學佛之人,當修「般若」智慧,方能離苦得樂,到達「波羅蜜多」的彼岸,這是一部教導行者,離相破妄悟得真「心」的「經」典。如《金剛經》所言:「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的道理一樣。
「般若」是梵語,翻譯為「智慧」,但是為了跟一般所講的世智辯聰有所區別,所以加上妙字,叫做「妙智慧」。「妙」者,不可思議。不能用言語、文字來形容,用意識、想像來推理,因此我們常說:「妙不可言。」或言:「佛曰不可說。」並非不說,而是怎麼說,都說不圓滿。
「智」者,通達有為之事相。何謂事相?就是事情和現象。那麼事相從哪裡產生?便是由因緣而起,故名「緣起」。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故稱「有為」法;有為法,即是生滅。世間所有的一切盡是無常變化之事相,隨因緣而改變,不論內在之身心,或是外在之世界;不論追逐之名利,或已擁有之權勢;不論貪愛的一切,或是厭惡的種種等,皆是有生有滅的無常法則,故能明瞭諸法,通達事相,清楚分辨一切現象,洞察身、心、境皆是緣起性空,並無有獨立之實體,便可名為智。
「慧」者,通達無為之空理。何謂空理?就是性空的理體。理是因事而顯,故藉事顯理;相是因空而立,故空生妙有。「性空」者,其性本空,故無形無相,無色無味,既不生何有滅,故名不生不滅之「無為」法。因此了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空理,便可斷惑證真,能在現象中體會空相的道理,知人人本具不生不滅的佛性,便可名為慧。
所以有了「般若智慧」,就能洞察宇宙人生的真相,在現象界中通達、無礙,無染、無邪,以至於無智亦無得。
般若其性質又分三類:
一、文字般若-文字者,假借其相,來顯其理。《大般若經》云:「般若波羅蜜多,微妙甚深,實不可說,今隨眾生所知境界,以世俗文字方便演說。」便是此義。其文字是屬於「相」,就是一切現象之統稱。如文字、圖畫、符號、語言、肢體、人事、萬象等,凡是可變的過程皆謂之相,不論是靜態的事物,還是動態的人物;不管是有情的眾生,還是無情的萬物都概括在內。依《心經》來講,其「經文」便是文字般若;透過經義的了解,而生般若智慧,即是它的意思。
二、觀照般若-觀照者,是用能觀之智慧,照所觀之對象。《大般若經》云:「譬如燈光,雖不暫住,而能照了,令有目者睹見眾色;如是般若波羅蜜多,雖於諸法都無所住,而能照了,令諸聖者,見法實性。」便是此義。其觀照是屬於「用」,就是應用自如,通達無礙之意。《壇經》云:「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觀照般若是教我們用般若智慧,來觀照身、心、境的真實面貌,《壇經》再云:「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是解脫。」依《心經》來講,即是「照見五蘊皆空」,經由五蘊的觀照,從中知妄悟真,而生起般若智慧,則是它的意思。
三、實相般若-實相者,諸法如實之真相。《智論》云:「畢竟不生,即是諸法實相。」便是此義。實相是屬於「體」,即諸法之本體,眾生之佛性。依《心經》來講,即「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人人之本覺真心。
我們應依文字般若之解,來起觀照般若之行,以證實相般若之理。
「波羅蜜」也是梵語,譯為「到彼岸」。「多」是一種語尾詞,相當於中文的「矣」或是「了」。「到彼岸」是一種比喻,此岸喻生死,中流喻煩惱,般若好比智慧,彼岸就是解脫涅槃。也就是說眾生被煩惱所迷惑,以至於沉淪生死的苦海,唯有藉著般若的力量,才能滅除煩惱、了脫生死,到達解脫、涅槃的彼岸。
解脫要具備有六種條件,名為「六波羅蜜」又稱「六度」,是度脫生死苦海的方法。「布施」能對治「慳貪」,「持戒」能對治「毀犯」,「忍辱」能對治「瞋恨」,「精進」能對治「懈怠」,「禪定」能對治「散亂」,「智慧」能對治「愚痴」。
六度當中,「般若」是正行,其餘五度是助行,故經云:「五度如盲,般若如眼。」都要有「般若」為前提、為引導,才能圓滿成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六波羅蜜來修行呢?幫忙別人就是「布施」,不傷害於人便是「持戒」,逆境不動怒即是「忍辱」,順境不迷惑則是「禪定」,積極努力向上名「精進」,人事處理圓滿為「智慧」。
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現在所有的「痛苦、煩惱、執著、妄想…」,透過「六波羅蜜」的修行,就能夠轉成「自在、清淨、無礙、如實…」,能夠轉「貪瞋痴」三毒,為「戒定慧」三學。
「心」以「真心」解,為我們的真如本性。什麼是「心」呢?「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無來、無去;無方、無圓;無形、無相;無聲、無臭;無色、無味…,然而雖然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卻又靈靈覺覺、應用周全;雖然寂然不動,卻又感而遂通、應物隨緣,這就是眾生本具的「真心」。
這「真心」,是《楞嚴經》說的「妙真如性」,是《華嚴經》說的「一真法界」,是《涅槃經》說的「常住佛性」,是《金剛經》說的「實相」,是「禪宗」說的「正法眼藏」,是「儒家」說的「良知」。
「心」以「精要」解,是指一切事理的總綱領。《心經》雖然只有二百六十字,卻能總持一切,收攝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要奧旨,故以《心經》為名。簡單的說,《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心要」,以般若智慧修行,即能回歸真心,明心見性。
「經」有二義,一 是「真理」,二為「途徑」。「真理」是顛撲不破的,經得起時間、空間的考驗,故能流傳萬世、放諸四海而皆準。且世尊所說的法,皆契理、契機,故能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途徑」是道路、是方法,一切諸佛、菩薩、聖賢都依照這個方法修行,而到達涅槃、解脫的彼岸。
我們看經典,首先要去了解經文本身的結構,原則上它是分成三段,任何經典幾乎都是三段式的結構,第一段是序論,第二段本論,第三段結論。但以佛教的術語,首段叫做「序分」,序分的意思就是法會的緣起。中段叫做「正宗分」,正宗分就是這一本經典主要闡述的內容,精華就在正宗分。而末段叫「流通分」,流通分就是說,這麼好的經典能讓大眾皆知,能依教奉行,使佛法能薪火相傳,以燈傳燈。所以經典,原則上就是分這三大部分,三大結構。
為了讓大家能夠簡易明白《心經》之結構,故我們參照弘法大師《心經秘鍵》的五分法:第一人法總通分、第二分別諸乘分、第三行人得益分、第四總歸持明分、第五秘密真言分。
第一段 序分
組織表
/ 說主 \
觀自在菩薩------------------ -----------人格\
\ 行者 /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修行 ------ 因\ --- 人法總通分
照見五蘊皆空-----自利 \ --教法/
---- 功德------- 果/
度一切苦厄--------利他 /
觀自在菩薩
現在我們進入經文,每一部經典都有說法、聞法的人,《心經》的主角是觀自在菩薩,配角是舍利子。觀自在菩薩是說法的人,舍利子是聽法的人,說者跟聽者要契機,才能相應。舍利子就是舍利弗,他是世尊十大弟子當中智慧第一的,所以《心經》要講的就是如何透過觀照,開啟智慧!
首先我們先來看「觀自在菩薩」,從事的角度來說:狹義的解釋,「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廣義的代表,是指一切「菩薩摩訶薩」,都涵蓋在內。
解釋成「觀自在菩薩」,指的是“智慧”。因為有智慧的人,才能真自在。此話怎麼說?有了智慧,才能破無明;無明若除,方能解脫;身心解脫,便能離苦;苦已遠離,樂當自生;心無罣礙,一切自在,所以「觀自在菩薩」象徵智慧。
如釋成「觀世音菩薩」,則代表“慈悲”。因為有大慈悲心,才能聞聲救苦。我們都知道,當眾生有苦難,只要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觀世音菩薩就會聞聲救苦。
學佛就是在學智慧與慈悲,離開這兩個,所學的佛法就是迷信,所學的佛法只是一種信仰、一種寄託,不叫做正信佛法。什麼是正信佛法?正是正確,有了正確的知見,才會生起堅定的信心,如果沒有正確的觀念,所學的佛法只是宗教信仰。我們今天學佛法,不是依賴佛來幫助我們,如經上所說「佛不能度眾,唯有眾生自度。」我們一定要記得,不要靠觀世音菩薩來度你,而是要自度度人。
再來說什麼是「觀」?「觀」不能解釋成「看」,「觀」指的是一切修行的方法,既然一切修行的方法都叫「觀」, 那我們應該先明白,觀世音菩薩是修什麼法門。
在《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上有記載:觀世音菩薩因修「耳根圓通法門」而開悟。藉由聲塵,契入自性證悟的方法,故經云:「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觀世音」聖號是指修行法門而命名。「觀」是所修的方法,「世」不單指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還包括盡虛空遍法界,「音」為一切的聲音。故「觀世音」為修此法門而成就。
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很喜歡「聽」各種聲音,如果是看書,不見得能每天看,一次看好幾個鐘頭,但是卻可以連續聽好幾個小時的音樂。在生活當中,到處充滿聲音,除了人類各種活動所發出來的之外,還有蟲鳴、鳥叫、風聲、雨聲各種大自然的聲音。因為眾生喜歡聽,所以觀世音菩薩,因應眾生的根器,來教導我們修行。但本經不以“耳根圓通法門”為主,其重點在「諸法空相」,即是「觀空」,觀什麼空 ? 觀「五蘊」空,觀「十二處」空,觀「十八界」空,觀「四聖諦」空,觀「十二因緣」空,觀「六波羅蜜」空,觀「一切空」,方能得真自在。「空」並非沒有,而是諸法的真相。
以世間法來看,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以正確的角度觀察人、事、時、地、物,觀察自己的身、心以及所處的環境,這樣子學佛法,對人生才有幫助!
接著看「自在」。觀自在菩薩因其「行深般若」,故能以甚深勝慧,照見五蘊空寂,度脫一切苦厄,得大解脫、大自在,故名「觀自在菩薩」。
我們不論學世間法或出世間法,應該時時自我反省自不自在?答案肯定是不自在,而且是身、心都不自在。身體有病痛你受得了嗎?只要有一隻蚊子叮就受不了,何況其他!但我們每個人不自在的程度,每個人不自在的東西都不一樣。有的人很害羞,有的人又很愛現。有的人對工作不自在,所以他很難適應任何工作。有的人對人不自在,所以很難和別人相處。有的人對環境不自在,他只要換床鋪就睡不好。有的人對黑暗不自在,所以不敢一個人半夜去爬山,但是住在山上的人,他可以一個人在山路上,從晚上走到天亮。
我們應該去思考,自己到底對什麼比較不自在?應該好好進入自己的內在,不要躲避,看清楚自己的問題在哪裡?這時就會發現,我們真的是處處不自在、時時刻刻都不自在。
所以我們學佛法,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中,應該去面對自己的問題,欠什麼就去補什麼,那裡超過就去修正,這樣修行才會進步。如果不這樣修,縱使十年、二十年也是枉然,你那凡夫的個性不可能變成菩薩的個性。一個人要變化,唯有進入他自己的內在,把他內在的冰融化成水,才能柔情似水,要不然你的僵硬與固執是沒辦法改變的。
再來說「菩薩」,梵文是「菩提薩埵」,譯成中文是「覺有情」,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的意思。各位學經典,要把自己融入經典,經典就是你,你就是經典,這樣讀經典你才能受用。我們學佛是要開啟智慧,是要學覺悟的方法,所以應該先發菩提心,自度度人,這才是真正學佛!.
什麼是自度度人呢?首先為自己,好好的進入自己的內在,好好的發展自己的能力,自己要先過得好,過得自在快樂,你才有能力去幫助別人。「觀自在菩薩」已經示現「慈悲」與「智慧」是我們要學習的功課,我們要好好的學佛法,學覺悟的方法,學行菩薩道的方法!
行深 般若波羅蜜多時
「行」就是修行,「深」是功夫由淺至深,「行深」就是修行的功夫很深。原則上,修行佛法是有次第的,這次第就是「聞、思、修、證」。「聞、思、修」最後的結果是「證」。
「聞」就是聽聞佛法,我們都知道,今生能當人已經不簡單,當人又能聽聞佛法很不容易,聽聞佛法又能聽懂,那更是難上加難,懂了佛法能照樣修持,那更是因緣殊勝!
現在全世界有六十億人口,台灣有兩千三百萬人,真正能誠意正心,好好學佛法的人少。我們不要掉入一種假象,以為很多人在談佛學,就是很多人在學佛。想想自己,是拿著香跟著人家拜,還是真正效法佛?你是不是真正的佛弟子?
很多人學佛,但能徹底學的人很少,真正徹底學佛的人要做到「聞、思、修」。以佛法的角度來看,「思」不是思考,而是指「行」。是聽聞佛法之後,按照佛法的角度去做,叫做「思」,這個「思」還包含「思惟」什麼叫做「三法印」?
什麼是「思惟佛法」?我們平常的思都是胡思亂想,佛法的「思」是:當你修行時,內心進入一種穩定的狀態,在定中才有能力去思惟。一般人不了解,我們只能跟他解釋做思考,就是你在聽聞佛法後有沒有去思考?你真的懂嗎?只能用這種比較表面性,別人容易理解的角度來說明。
以後看經典,自以為懂了之後,你可以為自己講一遍,要是真懂,就舉得出例子。用這種方法測試,你馬上就察覺到自己其實並不懂,因為沒有「用心」,沒有「思惟」,所以根本不了解佛法。所以,我們學佛法,就是要老實的從根本、從頭學起。
至於「修」,並不是說要修多久,「修」指的是「行深」。每個人的程度不一樣,每個人的根器也不一樣,每個人的用功精進也不一樣,誰知道你什麼時候會大徹大悟呢?所以「行深」並沒有一個時間的限制或是期待,「行深」就是要老實修行,這樣你的智慧就能開展出來。
「般若」是梵文翻譯過來的,指的是智慧,但是為了跟世間所講的智慧有所區別,所以會加上妙字,叫做「妙智慧」。「妙」的意思是不可思議,不能用言語、文字來形容,所以我們常說妙不可言,可以說出來的就不妙了。
這裡所講的智慧,就是能洞察宇宙人生的真相,這裡所講的智慧,不是一般所講的聰明。比如說愛因斯坦、比爾蓋茲…等等,這些人聰明絕頂,但是聰明跟智慧最大的差別在,聰明是以自己為出發點,智慧是以一切的眾生為出發點。聰明並不能解決自己真正的痛苦,智慧可以讓你離苦得樂。用這兩個觀點就可以去分辨真正的聰明跟智慧。
世界上聰明的人很多,比如科學家、發明家,縱使他們所發明的東西是利益大眾的,還是不能算是智慧。因為他們所發明的東西,還是有他們自己主觀的看法。
為什麼說他們的聰明不是真理?比如說蓋房子,我們從木屋、草屋、土牆屋、磚牆屋、混凝土,一直到今天的鋼筋水泥或鋼骨結構,這些發明是不是都會被推翻?都會日新月異?所以這代表我們現在所體悟的不是真理,真理是不被時、空推翻跟改變的。
大部分世間所謂的聰明,因為他發明某些東西、或一個idea ,讓他自己賺很多錢,這些概念還是以自我為出發點。但是智慧的角度不是這樣,以智慧的角度來看,他只想一個問題:「怎麼樣能幫助自己及全天下的人,每個人都能過自在幸福的人生。」這是從真理的角度來看。
從現象的角度來看,各位都聽過一句話:「 人比人氣死人」,富有與富有怎麼比?貧窮與富有又怎麼比?人一出生就不公平,家世、背景、資質、長相…都不公平。我們今天所有的痛苦,都是因為只看到現象界的不公平,所以有「求不得」的苦。一個有智慧的人,他了解現象本來就是不公平,現象本身是有差異性的,他就不會掉入這個現象的陷阱了。
所以我們應該回歸真相,從「現象」的「表相」,去明白真實的面貌叫做「真相」,什麼時候才能見到自己的廬山真面目?什麼時候才能洞察宇宙人生的真相?從這樣的角度,才能徹底明白聰明並不能覺悟,智慧才能解決你的痛苦。
前面已經談了兩個智慧的概念,一個是「現象」,一個是「本體」。用智慧去察覺現象的本質是不公平的,不要在這邊打轉。再來更深入去察覺現象的本質,真理只有一個,是公平的。人不能夠離開現象界,我們都活在本體所產生的現象之中,但是現象裡面又有本體,這個才是真理。
能明白這個道理,而能活在現象與本體當中的自如、自在,這樣的運用叫做「中道」,這就是佛法最直接的道理?中道觀。所以學佛不是學宗教,「學佛」是學「覺悟」。為什麼要覺悟?覺悟了就有智慧,有了智慧,人生做什麼都好。就這麼簡單,這跟宗教跟信仰又有什麼關係?這是你自己的人生!
「波羅蜜多」譯成「到彼岸」,另外還可翻譯成「事究竟」。 在印度,當他們把一件事情做好,他們會說「波羅蜜」。「波羅蜜多」的「多」是一個語尾詞,相當於中文的「了」或「矣」。
事究竟,就是把一件事完成,就是波羅蜜多,就像我們學佛,從不覺悟的迷中一直學到覺悟,就是波羅蜜多。國父也說,把一件事從頭到尾完成就是大事,所以只要完成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叫做波羅蜜多,就是要我們做事情不應該半途而廢。
翻譯成「到彼岸」常常會掉入一種陷阱,以為此岸與彼岸,中間隔著一條河。我們容易掉入一種漸修與頓悟的分別,漸修就是慢慢修,頓悟就是沒有彼岸也沒有此岸。我們講此岸與彼岸是針對小根器的人講。佛陀的智慧很高,他的說法都是隨類教化、因材施教,根器不高的人,不能跟他說既沒有一個此岸也沒有一個彼岸,這樣他會掛在半空中,他永遠都會溺在水中。
所以對小根器的人,要跟他講,他現在正在這一個河中,在這一個海中,在這個苦海中,所以應該趕快爬上岸。你現在所處的這一個世界,叫做娑婆世界,是「五濁惡世」,在這一個世界你會有身、心的病苦,也會有難以如願的變化,這個世界讓你苦,所以應該快快離開這苦海,離開此岸到達彼岸。這個彼岸,我們最想要的是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彼岸不是只有西方極樂世界,只要是佛的國度都可以是極樂世界。
實際上西方極樂世界並不是佛所講的本意。對一些智慧不高的人,佛只能用這麼簡單的道理,來說明這個世界的真實相。這個世界的真實相是苦的,為什麼是苦的呢?我們常說人生有四苦、八苦,但真正讓你苦的不是生老病死,而是「無常」,是無常讓你苦。
譬如說,不喜歡的人,他卻常常出現在你眼前,喜歡的人他又不理你;縱使你修得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對你好的人也在你身邊,無奈的是,不是你早死就是他短命;不是短命就是生重病,你娶了她、嫁了他就要照顧對方一輩子;縱使一切都很好,你們身體很健康,他也很照顧你,但仍是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人到最後一定要離開,所以真正的苦是「無常」。
所以世尊談此岸是苦,既不是悲觀也不是樂觀,只是告訴你一種事實,就是因為這個苦是一種事實,所以佛陀才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才會有淨土宗。
我並不是說淨土宗的法是小根器的人修的,任何法門本無高下,我說有此岸與彼岸這種說法,是針對小根器的人說,這只是一種誘因,告訴你此岸是苦,彼岸是樂,不但是樂還是極樂。這樣的概念對佛法不明白的人,他會掉入另一種迷失,他會覺得現在活著真的很苦,所以他一心想要到極樂世界,但是什麼時候才能走呢?死了就能到嗎?這裡有很深的內涵。
人之所以苦,是因為掉入現象,是因為不明白事理所以苦,一樣的環境一樣的條件,你可以樂也可以很苦。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條件,我們每個人快樂跟痛苦的指數卻都不一樣。
這就是我為什麼心甘情願學佛的原因,因為唯有佛法才能夠解決我所有的問題,唯有佛法才是我心靈的良藥。如果你身邊有人在學佛,你應讚歎他學得很好,然後再推他一把,讓他突破。
「波羅蜜多」還有一種解釋,叫做「超越」的意思,人生就是要無限的超越、突破,內在有障礙、要過關斬將,內在有心結、要一一解開,內在有心事、要一一的拿掉!
不要以為學佛法就會賺大錢,學了佛法之後,就會找到愛人。學佛法是為了讓我們了解,過去的痛苦是來自於錯誤的知見,學佛法的重點是在這裡,這是極樂世界的一種概念,這叫做「波羅蜜」。
所以圓滿的講法不是有個此岸跟一個彼岸,圓滿的講法是「心淨則國土淨」,這句話最簡單的講法就是,一個快樂的人,他看到任何的事情他都會很歡喜,一個快樂的人他走到哪裡都會很快樂。一個痛苦的人,他看到任何東西都覺得了無生趣,他走到哪裡總是不滿。所以別人覺得佛法很深,我詮釋起來卻很簡單,此岸之所以苦,是因為你內心不清淨所以苦。
在《六祖壇經》裡,六祖講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話,他說:「東方人要往生西方,那西方人要往生哪裡?」他不是說西方極樂世界不好,他的意思是說,西方極樂世界就在你的心中!那到底有沒有西方極樂世界?有喔!還是有。但是你不要誤會了,這意思是說,並不是你到西方極樂世界才能快樂,你現在就可以快樂!同理可證,你在此岸就可以快樂,並不需要到彼岸。所以此岸跟彼岸一樣。
有了這個概念之後,可以解決你人生所有的問題。什麼是此岸呢?你不是常抱怨嗎?你不是覺得上班有壓力嗎?你不是覺得工作很辛苦嗎?你不是覺得為五斗米折腰很無奈嗎?要不是為了生活我也不要上班!如果你有這樣的心態,你們公司就是五濁惡世的公司、五濁惡世的公家機關、五濁惡世的工作環境。 你的人生是這樣活的嗎?很多人都很不情願的說:如果不是為了這幾個小孩、如果不是為了公司……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概念呢?做任何事情唯有心甘情願,你才會快樂!所以我常說天底下最大的願力就是「甘願」,所以你要甘願做,甘願去承受!
譬如今天你來聽《心經》,如果是自願來,就會得到很多的東西,如果是別人邀你來,而本身並沒有意願,你會覺得很無聊。所以用這樣的概念,你就可以了解,所有的痛苦、執著和分別是從何而來!我自己在三十歲之前做過五十二個工作,所有的老闆都認為我沒有出息,我對工作事實上很排斥。一直到對佛法有所心得,才真正的打破偏見,所以從三十一歲開始到現在都沒換過工作,因為我已經打破上下班的概念。
所以此岸、彼岸的概念要打破,你才會快樂。各位上課下課的概念也要打破,你們上課像菩薩,一下課菩薩就不見了,所以要把握並堅持一貫的原則。
「時」指的是什麼呢?佛家的經典裡常常開宗明義就講「一時」,而不說什麼時候,這太有智慧了。這個「時」指的是修行的功夫能下得深,自然能夠到達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時。所以當修行到這樣的程度,那一剎那間你的智慧就打開,就能超越,一切的罣礙跟煩惱就能解脫,而達到「觀自在菩薩」的境界。
對於這個「時」,不要期待什麼時候,不要期待到什麼程度,也不要期待能得到什麼。這種期待就是一種錯誤和妄想,你不要期待幾歲能成功,只要時時刻刻努力學習、不斷精進,就會成功。
像歷史上的姜太公,他艱困潦倒一直到七十歲,才因緣際會被文王賞識,終於功成名就。修行也不能急,需要時時刻刻處在一個從容穩定的狀態,才可以把事情處理得更好。如果心急,會傷害到你的身心,也會蒙蔽你的智慧,讓你判斷錯誤。
照見五蘊皆空
「行深波若波羅蜜多時」,是觀自在菩薩的本修因。有因就必有果,果是什麼呢?這個果就是「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古大德的註解說,「照見五蘊皆空」是自利,「度一切苦厄」是利他。我們常講羅漢是獨善其身,菩薩是兼善天下。「照見五蘊皆空」就是工夫,如果你不明白五蘊,你就不能離苦得樂。
什麼是「照見」?所謂「照」就是「觀察」的意思。我們每天照鏡子,就是要在鏡子裡觀察自己,所謂相由心生,也就是藉著照鏡子,來看你的心到底穩不穩定?
我讀《心經》後常喜歡照鏡子,當我們的覺性不夠,要去察覺自己的內在,實在是不容易,但是我們的外在是由內在投射來的,當你每天看到鏡子裡的自己,要好好的觀察, 看你的臉到底是繃緊還是放鬆?通常我們在下班時照鏡子,你的臉是繃緊的;早上剛睡醒時,你的臉是放鬆的。你也可以照照相,你可以正面照一張,側面照一張,剛睡醒時照一張,下班前照一張,這幾張相片一定不一樣。
我每天早上起來我會照鏡子,照鏡子時先看我的眼睛,我會看我的眼神。心很定的人,清楚他要做什麼的人,他的眼神一定很穩定。一個人如果他沒有人生目標,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他的眼神一定是渙散、呆滯的。菩薩的眼神是明亮而溫和的,企業家的眼神是明亮而銳利的。那你照見過自己嗎?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照見」是指修行的功夫,「照見五蘊」指的是觀察你的身體和內在。要如何去觀察你的身、心,這是很深的問題,這個部分要透過練習,光談理論是不夠的,必須藉著打坐,把心靜下來好好的觀察自己。
「見」這裡談的意思是「體驗」。一般說的體驗是指我們過去的經驗,我們過去所經歷的一切人、事、物的經驗,但是佛法裡說的「體驗」並不是這麼一回事。你曾經體驗過你整個人都不見了嗎?你曾經體驗過你整個身心跟大自然融為一體嗎?你曾經體驗過你清清楚楚的知道一切,但是卻沒有你這個人嗎?
這並不是理論。但是如果沒有這個功夫,就沒有辦法體會。沒有實際去體驗「五蘊皆空」,叫你不要執著,不要貪嗔痴,叫你放下,你都做不到,所以不能離苦得樂。
人為什麼會苦?是因為你有身、心,身、心就是「我」,你有自我的概念,所以在承受苦。如果你不能突破「五蘊」、突破「身心」、突破「我」的概念,不可能度一切苦厄。這種概念很重要,所以只談理論是沒有用的,你要「照見」就要「行深」,你要行深,就要時時刻刻、老實去修行,才能真正體驗生命的本質,才有辦法「體悟」,不然你悟不了。
至於每個人所體悟的東西、體驗的感覺也不太一樣,因為有的人,他可能是從他的色身進入,有的人是從他的內心進入。有的人,只是從他身體當中的四大?地、水、火、風的任何一大進入,有的人是從他身體的感官系統?眼、耳、鼻、舌、身、意進入,都不一樣。所以楞嚴經裏面有二十五種修行的方式,從二十五種不同的角度切入,這些都是「照見」。
再來我們看什麼是「五蘊」?五蘊就是五種因素,這五種因素,形成你自我的概念,就是「色、受、想、行、識」,簡單來講就是「身」跟「心」。更細膩的分析,這個身體,原則上是「地、水、火、風」四大因素所組成的。
地:就是你自己的肌肉、骨骼?會讓你覺得身體有沉重感覺的,都是地大。
水:我們都知道,人體有百分七十都是水份,包括血液、唾液、尿液?等等的液體這就是水大。
火:就是溫度,我們的身體,有適當的溫度,才能夠氣血平衡。
風:指的就是呼吸。一般來講,打坐的時候,有一種數息法,專門觀呼吸。也可以只觀四大當中的任何一大。如果身體中有某些狀況、有那些痛處,可以專門觀察體大的部份。如果心靜到極處,就可以觀察入微。
這「地、水、火、風」四大如果調和,人的身體才會健康。以當今的醫學、解剖學、病理學來看待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對身、心的看法,就能證明佛法其實是很科學的。
佛法是「科學中的科學」、「理性中的理性」,因為世尊告訴我們:「我所講的話你可以懷疑!」 但是你在懷疑之前,應該先去證明,證明你的理論是對的,才可以懷疑。
可惜 我們世間的人,都不願意下工夫去證明,也沒有能力去證明。所以他的人生,事實上都是被別人控制著,被神壇、道士、江湖郎中、算命卜卦?控制著,這樣不是很愚痴嗎?有的人家裡掛一幅《心經》,他是當作裝潢用的,甚至有人以為《心經》可以避邪、驅魔?,這種邪知邪見,不就是自己的心魔嗎?
所以你要好好的去「照見」,去觀察、去體驗,用自己的身體去做實驗、去證明:世尊說的「法」是可以驗證的、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至於要如何觀察跟體驗呢?你當進入「禪定」!這就是屬於實修的部分,缺乏這種「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學佛就只是在學「佛學」,而不是真正在學佛陀的智慧!「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之後,才能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中的「受想行識」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受」就是感受,「想」就是判斷,「行」就是依判斷的事情而來行動,「識」就是自己所造的行為。
我們現在的所作所為都會放在「識」當中,它就像一個倉庫,這一期的生命結束之後,我們就是靠著這個「識」在投胎。換句話說,我們死了以後,並不是一了百了、什麼都沒有了,實際上這個「生命的黑盒子」裡儲存著這一生所做過的一切事情,也就是在生命的洪流裡,我們已經累積著個人種種的嗜好、習慣?你累劫的習氣都儲存在這裡。所以生生世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義的,都是有價值的,都是很重要的,你怎麼可以不好好的生活呢?
「五蘊」中的「色」有分狹義跟廣義的解釋,狹義來說是指身體,廣義來說是指一切的物質的現象都可以叫「色」。當我們去接觸到外面一切的「色塵」,接觸到身外的一切人、事、時、地、物的時候,一定會生起你自己的「感受」,但是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的「色、受、想、行、識」都不一樣。
這五蘊當中,「識」是主角。我們常說「萬法由心起,萬法由心滅。」就是在講這個「識」,並不是說這五蘊以外還有一個「心」,心不是一個真實性的東西,它也不是一個抽象性的東西,「心」指的就是一種你內在運作的過程,不是真的有一顆心臟在那裏胡思亂想。
禪宗的公案裡頭,二祖慧可斷臂求法,求達摩祖師為其「安心」,達摩祖師曰:「將心來,與汝安。」曰「覓心了不可得。」楞嚴經裡,阿難七處徵心,也是了不可得啊!那你的心在哪裡呢?
「受」也是受到「識」的影響,受分三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叫做「三受」,也就是三種感受。舉例來說,當你看到一座山,你會生起喜歡或是不喜歡的感覺,事實上,在你的「識」裏面,早就已經輸入「我很喜歡山」這個種子,所以當你看到山的時候,你才會產生「我很喜歡山」這種感受,這叫做「樂受」。
如果你的「識」中儲存的是「我很喜歡海」的種子,當你看到山的時候,不管它有多美,你並不會受到感動,這就是個人的好惡,這都是受到「識」的影響。
如果「識」對某一樣情境產生排斥,就會生起「苦受」;如果「識」對某一樣情境沒有強烈的感受,就會生起「不苦不樂受」。這是內在比較深層的部分,要好好的去觀察。
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常常會被自己的感受所迷惑。譬如說,口渴的時候,沒有水可以喝,會覺得苦;有水可以喝,會感覺快樂,因為慾望得到滿足了;但是當滿足感消失了以後,是不是又掉入了受苦的深淵?所以不應該停留在苦受、樂受、或不苦不樂受當中。
但是,難道是不要有感受嗎?這也不對。沒有感受,豈不是形同草木?凡夫的概念,非苦即樂,百般的不自在。學佛是不落兩邊的。譬如說,口渴就喝水,當我喝水,我知道它是冷的、淡的,我很清楚,但是我的內心是清淨的、自在的,既不是享樂、亦不是受苦。換句話說,不管處在任何的狀況,都能夠心甘情願的接受,而內心是清清淨淨的,絲毫不受影響的,這才是學佛的真實義!
自古以來的禪師,他吃飯就好好的吃飯、睡覺就好好的睡覺。但是我們凡夫的內心,總是被心情、被感受牽著走,就像一個寧靜的湖水,被風吹,產生了漣漪一般,只要遇到情境,習慣性的反應,很自然的馬上就出來了。所以我們要透過日常生活來訓練,當身體的感官系統接觸到外面的情境時,就要去明白,「色」與「受」的關係,要去觀察自己是不是掉入三種感受之中?如果覺性很強,當會觀察到,凡夫只喜歡福、不喜歡禍,只喜歡快樂、不喜歡痛苦,只喜歡順境、不喜歡逆境…實際上是了不可得,因為一切都是無常!快樂不會長久,因為因緣會改變,同樣的,痛苦也不會長久。只要明明白白的「覺知」就好,執著感受是沒有意義的。
「想」跟「行」也是受到「識」的主導。不管遇到任何情境,過去的知識、經驗,會讓我們產生一個判斷,根據這個判斷,我們將會有所行動。但是我們又有分別心,專門撿輕鬆、容易處理的工作來做,太費勁、太艱鉅的事情,我們習慣性的會去逃避。
「行」是一種意志的行為,所造的一切業力,都是從這兒開始,「行」造成你生生世世累劫以來的業力。這業力,有善業、惡業、不善不惡業。
經常,我們在沒有用心「想」的情況之下,很輕易的浮現一些念頭,譬如遇道路上有人要超車,你很容易生起不滿的情緒,也許就會罵他幾句。譬如有蚊子在你身邊飛來繞去,你是不是會想要把牠除之而後快?明顯的惡事你容易察覺,類似這種小奸小惡比較微細,你不容易覺知。
修行就是要在這種微細處觀照,時時提醒自己「諸惡莫作」。同樣的,只要是身、口、意上,有任何的正念,不管它是大是小,都不要讓它空過,要把握因緣去做,這叫做「眾善奉行」。
五蘊當中的「色、受、想、行」就是這樣子受到「識」的主導,不斷的在運作,就像是電腦的磁碟片,不管你輸入什麼,它都接受,然後儲存,形成你「生命中的黑盒子」,如是因、如是果。所以你是不是當謹言慎行、戒慎恐懼啊!
以上講「五蘊」,這五個因素組成「我」的概念,你觀察過嗎?這個「我」是藏在「色」裏?藏在「受」裏? 藏在「想」裏?還是「行」裏?「識」裏?舉一個例子:一棟透天房屋,是不是由磚、水泥、鋼筋…,加上很多建材蓋成的?如果把它們拆開,不過就是一堆磚、水泥、鋼筋…,以及很多建材而已,房子在哪裏呢?所以這個「我」就像房子,五蘊就像鋼筋、水泥、 磚塊…。如果把它們拆開,還有沒有這個「我」呢?所以說「五蘊皆空」。
我們一般人,總是執著他的身軀,執著他有他的感受,執著他有他的思想,執著他的觀念,執著他的判斷,他很執著,因為他認為五蘊皆有,所以他一直在維護這個「有」。因為維護這個「有」,所以任何人都不能夠去侵犯?我有我自己的想法,所以請你尊重我的意見;我有我的感受,所以請不要傷害我的自尊心…,我們一輩子為了保護擁有的這些東西,所以一輩子都在受苦。如果你繼續保有你錯誤的知見,就會繼續受折磨,直到生生世世。
觀自在菩薩,因為祂有很深的智慧,所以祂能夠觀察:這一個色身,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這一種的感受,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這一種想法判斷,也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這一種的行,也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這一種的識,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看清楚這個真相之後,就會明瞭什麼叫做「五蘊皆空」。
簡單的講,一切的現象,盡是無常,因為是無常,所以世尊以「諸行無常」為三法印的第一個法印。第二個法印是「諸法無我」,就是說並沒有一個我,是永恆不變的,這個我是時時刻刻在變的。
「受想行識」簡單來講,都是一種心法,它的根本產生之處是「識」,五蘊都是從「識」展現出來的,其實本「空」,就叫做「五蘊皆空」。
文章引用自http://zensoul.org/index/ReadNews.asp?NewsID=84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