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界」就是界限,界代表區隔的作用。「六根」、「六塵」、「六識」都是「法」,也可以稱做「界」。我們把「六根」和「六塵」合起來叫「十二處」或「十二入」,如果再把「六識」加起來就叫「十八界」。
什麼是「識」?識就是「神識」,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心」,凡夫、菩薩同樣是這個心,差別在於,心清淨了是菩薩,心迷惑了就是凡夫。
因為我們的心迷,所以當六根對了六塵,就生出種種的分別心來,這個「分別心」叫做「識」。觀自在菩薩說「十二處空觀」,就是說「真空」裡頭「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進而分析連「十八界」都是「空」的,這十八界就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的「六根」,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的「六塵」,以及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的「六識」。
換句話說,由「五蘊空觀」、「十二處空觀」到「十八界空觀」說的都是「究竟空」。
觀自在菩薩苦口婆心的層層分析「世界觀」,告訴舍利子,也告訴眾生「諸法」「空相」,從「眼界」到「意識界」皆是虛幻。
那我們在生活中如何修行呢?通常我們的「眼根」和「耳根」最利,接觸到人事時地物,最容易產生「意識」,隨即掉入意識形態,所以大家都是用意識在過人生。
所以我們先學習用眼睛,觀察人、事、時、地、物,在日常生活應用之中來修行:
首先要覺察,「人」與「人」的關係,要「靠而不靠」,要適可而止,彼此太親密會滋生怨恨,太疏遠變成莫不關心,「若即若離」才是中道。所以如何拿捏這種親疏的距離要靠智慧。對任何人不產生喜歡或討厭的偏見,因為如果掉入任何的概念,都會干擾到我們的內心,讓內心不清淨,徒增困擾與煩惱。
例如我們碰到人,要不要跟他聊天?如果對方跟我們微笑,就代表他有善意,當因緣產生了,就順著那個因緣,他願意跟我們講話,我們就跟他講,當講則講,不當講則不講。所以要隨順因緣、隨機應變,學佛的人是懂得變通的 。
所以在任何團體中,我一視同仁,平等看待所有的人。若是用現代比較簡單的講法,就是每個人都有他可取之處,每個人都有他的個性,每個人都有他的特色,每個人都有他的喜好…,我尊重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彼此互相包容,這樣子看待每個人,就能夠心平氣和,這叫「平等觀」。
談到「事」呢,有的人做事拖拖拉拉,有的人做事急如星火,其實只要知道對方的個性及處事模式,多給別人一些空間跟時間,多給別人一些彈性,每個人把自己份內的事做好,不就能相安無事嗎?
當我們有責任去教導別人、督促別人時,要善用我們的智慧去「因材施教」。例如,遇到做事效率差的人,我們要去觀察他的問題出在哪裡,適時協助他、推他一把,這樣他就能突破瓶頸、提高效率。
如果遇到急躁盲動的人,要先把他的情緒穩定下來,要他多思考,要他先提出周詳的計劃,再按部就班實施,這樣子事情分出輕重緩急,就能萬無一失。
如果我們總是看別人不順眼,就是否認別人,就是不相信別人,只相信自己,那只好什麼事都自己做了,這樣的人是沒有智慧的。有智慧的人當能「知人善任」,這樣才能共同成長、互相成就。
最重要的是要觀察自己:我準備好了嗎?我的能力是否充分?事情來時我是否能夠承擔?我願意承擔嗎?我樂意付出嗎?我能無所求的奉獻嗎?學佛不就是要學自利利他嗎?─當你準備好了,你願意承擔時,當能「事半功倍」、「舉重若輕」。
所以,學佛的人在待「人」處「事」上,應當是最圓融、最有成就的。
至於「時」呢,我們應該「學而時習之」,應該覺得「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應該把握當下,應該分分秒秒不空過。我們不要分別說,我現在上班,或是下班,我現在應該休息,怎麼叫我去出公差?時間的概念,會讓我們產生對待的想法,這種對待的想法,會讓我們產生不滿。
若我們一天到晚被「時間」的概念所綁,那一定是匆匆忙忙來上班,然後一心期待趕快下班,這期間焦慮、急躁,或是拖延、怠惰,使我們不能樂在工作,自然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現代人的文明病很多是因工作壓力來的。
例如,有的人不願意加班,有人說這工作不是我的,所以你不要叫我做;如果你叫我做,要給我加薪。這樣愛計較的人,短視近利,實際上是在斷送自己的前程。我們最好把心裡那一個鬧鐘給拿掉,把「時」的概念丟掉。全心投入去做該做的事情,也許我們花費數倍的時間在工作上,但是只要有這股傻勁兒,任勞任怨去做,所有的幹部、總經理,不都是從基層升上來的嗎?「功不唐捐」─如是因、如是果,這不就是因果嗎!
什麼是「地」,地就是一切的環境。首先問自己,為了這個共同生存的環境,我能做什麼?人性的自私、自利、貪婪、怠惰、推諉…這時候就暴露無疑了。所以生活中落實環境保護的工作是最基本的責任。
實際上環境不是問題,心境才是問題。大環境當中,我們能做的,當盡力。但是太多的問題我們無能為力,例如政治、經濟、社會、治安、教育…各方面的問題是「孤臣無力可回天」,是我們沒有能力改變的,這時候我們的心境要不受影響,只要做我們該做的事,其餘的一切隨順因緣、創造因緣、等待因緣。
一切的東西、財物,都叫做「物」。一般人看到物,就會起貪的概念。例如食物、美色、豪宅、金錢…,這些東西不是不好,它們如果是日常生活所需,也要有適當的滿足,但是要恰到好處,最重要的是不要起非份之想。這又牽涉到心境的問題,不為物慾所遷、知足才能常樂。
眼睛所看的人、事、時、地、物,已經是形形色色,其餘的「五根」所攀緣的更是錯綜複雜,好像織成了一面綿綿密密的網,覆蓋住了光明,讓我們見不到真心。
修行人唯有從自己的內在徹徹底底的去「轉識成智」,要不然智慧是生不起來的。所謂「捨識用根」,並不是把識丟掉,迷的時候我們說它叫做「識」,悟的時候我們說它叫做「智」,它們兩個其實就是同樣一個東西,從這種概念中去突破,這叫做捨識用根。
「轉識成智」的意思,迷時說八識,悟時說四智,叫轉識成智。所以透過這十八界,就知道所有的東西它都要因緣具足,也就是「六根」、「六塵」、「六識」條件要具足,它才能產生,因緣條件不能具足,它就不能產生,所以我們說它「空」。
談到這裏,我們應該怎麼修行呢?原則上「自知者明」,如果我們程度沒那麼高,可以用「根、塵、識、智」,這四個角度修。我們可以慢慢去觀察,透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夠真正有那個意境,這叫修行。
因為我們身上的包袱太多,身上累劫的習氣太多,錯誤的知見太多,所以要一身抖落談何容易!所以我們要老實,慢慢來,一步一腳印,一定會走到,所以先明白這樣的理論跟概念。
以上說的是「宇宙觀」中的「世界觀」。再來講「宇宙觀」中的「人生觀」。
/ 人間觀(正報論)
/ 理論 --- / 世界觀
\ 宇宙觀(依報論)---
正宗分--- \ 人生觀
/ 修養法
\ 實踐 ---
\ 理想境
「人生觀」組織表
無 無 明 -------- 流轉(凡夫迷界)觀 \
亦無無明盡\ / --- 緣覺
十二因緣空觀 \
乃至無老死 / \
亦無老死盡 -------- 還滅(聖者悟界)觀 /
無 苦 集 -------------流轉(現實世界)觀 \
--- 聲聞四諦空觀 ---- 三乘教法
滅 道 -------------還滅(理想世界)觀 /
無 智 ------------ 修 道 \
--- 菩薩六度空觀 /
亦 無 得 ------------ 證 果 /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人生觀」就是在講人的一生,我們常說人到底是怎麼來的?孔子講「未知生、焉知死」,所以這部份孔子沒講。
以《心經》的角度來說,「緣覺」是指因為明白「十二因緣」的道理,而開悟的人。這「十二因緣」就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經文因為文字簡潔,所以用「乃至」表示由「無明」一直到「老死」,這個過程,緣覺是如何修「觀」的呢?例如「無明」是「假觀」,「無無明」是「空觀」,「亦」是「中觀」。所以修「十二因緣」要「一心三觀」。
完整的內容應該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行,亦無行盡;無識,亦無識盡;無名色,亦無名色盡;無六入,亦無六入盡;無觸,亦無觸盡;無受,亦無受盡;無愛,亦無愛盡;無取,亦無取盡;無有,亦無有盡;無生,亦無生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我們都知道,世尊在青年時代,因觀察到人生有生、老、病、死的煩惱而出家修道。祂在菩提樹下證悟「緣起法」,明白有情眾生的流轉生死「不從天生,不從自生,非無緣生,從因緣生。」
「從因緣生」,除了指有情眾生的「生老病死」之外,也包括器世間的「生住異滅」、「成住壞空」,這就是佛陀的「宇宙論」,涵蓋了「人生觀」和「世界觀」。
總之,有情眾生的生死流轉是沒有主宰,沒有不變的實我,只不過是由於迷惑、造作、苦果的輾轉相續而已。這其中前因後果的相續,就是「十二因緣法」。也就是說,由於這十二法互相憑藉而生起,以致生生死死、永無終期。
世尊證悟的「十二因緣法」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先講「無明」。
無明─「無明」就是沒有光明、沒有智慧,「無明」就是你自己錯誤的知見、錯誤的思想;無明就像烏雲,智慧就像太陽,烏雲遮蔽太陽,讓你沒有智慧,這就是凡夫。
因為凡夫無明、迷惑,因為錯誤的思想、見解,所以不了解自己的身、心,也不了解環境的變化,終日生活在煩惱、不安之中。凡夫由於無明的覆蔽,而產生錯誤的行為,在佛教裏面叫做「業」,業就是「行為」。所以說「無明緣行」,「無明」是「行」的緣起。
行─「行」是行為,是造作,是身、口、意三者活動的總和。這種活動經驗的累積,就是所謂的「業力」。業力又分善業、惡業、不善不惡業。
覺悟的人,他造的業叫淨業,淨業的意思,是不思善亦不思惡,唯有實踐佛陀指示的「正道」而身、口、意三業清淨的人,才沒有善、惡的概念,沒有苦、樂的概念,才能夠離苦得樂。至於一般人,起心動念莫不是在造業。「行」又是「識」的緣起,所以說「行緣識」。
識─「識」是業力寄託的所在,也是輪迴的主體。在小乘佛法中稱「六識身」,在大乘佛法中發展為「第八識─阿賴耶識」。
實際上,我們的想法必然產生一個行為,我們這一輩子所做的一切,也都記錄在「識」裏,就像輸入電腦的資料一樣,都被儲存在「生命的黑盒子」當中。
有這樣的概念,就不會讓一個人胡作非為,這樣的概念,讓我們覺得,人生奮鬥是有意義的,做善事是有意義的,學習是有意義的…。蘇東坡曾說「書到今生讀已遲」,所以這輩子我們不只要讀,還要多讀,以做為來生的資糧。
事實上,我們的「識」,它時時都會呈現,我們講靈感,靈感不是無中生有的,它早就在我們的記憶體裏面了,直到因緣具足,它,啪!一下子就產生。所以有很多的東西,它一直在「醞釀」,只是我們不知道,就像火山未爆發之前,地底下本來就有滾燙的岩漿一樣。
再說這個「生命的黑盒子」神奇莫測,它又不同於「靈魂」學說。佛教否認靈魂學說。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的靈魂學說的理論是,人死了之後,靈魂再投胎轉世,換句話說,人的身體有生有滅,而人的靈魂不生不滅,這就是「常見」。
如果我們的靈魂是不生不滅的,那不管我們的靈魂投胎到哪裏,我們的各項能力及心智狀態是不是都應該不變才對?如果我們投胎做狗,也會讀心經、學佛法嗎?所以「靈魂不生不滅」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所以透過這一些概念,來明白「無明」、「行」跟「識」的關係。
這個「識」,它通「過去」跟「現在」,所有的「生命」都因為這個「識」才投胎,所以有的經文說,「無明」和「行」是過去世的惑業,是招感現世「識、名色、六入、觸、受」的因,「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世的果,這種說法是「三世兩重因果」的第一重因果。
有的經文說,「無明」、「行」、「識」,這三者是過去世的惑業,是招感現世的因。這兩種歸納都對,就看把「識」擺在哪一個定位。
所以,因為過去所造的「識」,因為這個「識」再來投胎,所以如果我們有貪生怕死的概念藏在這個「識」裏面,就必定再來「生」,只是不曉得生在六道當中的哪一道而已。但是真的不知道嗎?哪有不知道的!因為不管造什麼「因」,就必然承受什麼「果」。
例如,你這一輩子,能遵守佛家的五戒,也就是儒家「仁、義、禮、智、信」的五常,下輩子一定做人。你只要有貪心、瞋恨心、愚癡心、傲慢心、嫉妒心、懷疑心,必墮入三惡道。所以,來生你要去哪裏?你自己可以未卜先知。
但是,因為來生的業報我們現在看不到,所以有人不相信因果。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譬如我現在罵你,你馬上就生氣,這不是現在就受報嗎?我現在罵你,你給我難看的臉色,這也是現世報啊!假定美食當前,你就拼命吃,也許今天沒事,明天你就消化不良、拉肚子了,這不就是來世報嗎?所以不管是現世報或來世報,總是「不是不報,時機未到」而已。只要因緣具足了,必然會產生結果。
總之,有情眾生因為「無明」而造作「業力」,而「業力」寄託在「識」當中,這「生命的黑盒子」是輪迴的主體,稱做「業識」,業識受業力的牽引而納識投胎、招感根身,所以說「業識」是「名色」之緣,即「識緣名色」。
名色─我們從過去、現在,一直到未來,因為跟父母親有因緣的關係,所以「父精母血」,再加上你的這個「識」,這樣來投胎,形成「名色」。
這個「名」就是「受、想、行、識」四蘊,也可以說是「心」;這個「色」就是身體。那為什麼要叫做「名」,而不叫做「心」呢?因為,這時候的「心」,剛開始並不能產生多大的作用,也就是說心智跟身體,並沒有完全的成熟,所以叫做「名色」。「名色」又是「六入」之緣。
六入─「六入」就是前面所講的「六根」。我們人的認知與判斷,有賴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與意根來完成,所以名色與六根,必須同時和合才能發生作用,有了名色,六根就漸漸的生完全。
簡單的講,就是一個生命在胚胎中,漸漸長大,經過十個月懷胎的過程,身體已經全部形成,完成「六入」。胎兒長成完整的個體之後,接著就出生了。「六入」是「觸」之緣。
觸─「觸」是認識作用的開始。「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根」、「境」相對而生「識」,「根」、「境」、「識」三者和合就是「觸」。所以「觸」是由感覺、認知的過程而生起。
例如,嬰兒出生時,因為離開母體,接觸到外面的冷空氣,會感覺到不舒服,以及生產過程中的擠壓造成痛苦,所以嬰兒出生都會嚎啕大哭。
由於「觸」而生起苦、樂、捨、憂、喜的「受」,所以說「受」以「觸」為緣。
受─「受」是指身心的感受。六根接觸了六塵,就產生了「受」。三受是指「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小孩子剛一出生,產生了「觸」。接著慢慢的形成一些更複雜的情緒。比如說,剛開始他只有饑餓,或是尿尿不舒服的感受,漸漸的,他學習到愈來愈多的情緒。
感受是主觀的判斷,所以是感情的、非理智的。由「受」生起的「愛」、「取」本來就建立在錯誤的基礎上。
愛-「十二因緣」中所說的「愛」不是佛家的慈悲,也不是基督教的博愛,而是由錯誤觀念所衍生的貪愛、渴愛。當人長大之後,會有他個人的嗜好、偏向,會有他喜歡的人事時地物,他會去接近、去追求他喜歡的東西,這些都叫做「愛」。
在佛法裏面,不喜歡用「愛」字,因為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不管是「貪愛」或是「欲愛」,都是一種染,這種愛是有選擇性的。
愛的反面就是瞋,就是恨,所以「愛」裏面,藏了一個「恨」字,在「喜歡」當中藏了一個「不喜歡」,所以我們最愛我們的親人,反而被我們最愛的人,傷得最深。
我們都知道「恨鐵不成鋼」這句話,「恨鐵不成鋼」恨的是誰?恨的當然是你所愛的人。父母親恨自己的小孩子不成材,老師也恨自己的學生不用功,那既然是愛,為什麼還有恨呢?所以這種愛,在西方的心理學理論中叫做「有條件的愛」。當所愛的對象不能夠符合你設定的條件,反而產生轉移的一種心態。
所以,佛法是一種很深奧的心理學,它不但能夠談到你內心真正的動機,真正的起心動念,還可以洞察你這一種情緒的轉換,所以能看清楚世俗的愛是負面的、是自私的、是佔有的。
例如,你愛你的愛人,但是如果全天下的人,都來愛你的愛人,你受得了嗎?所以愛是自私的。
例如同學當中,你跟某個人比較要好,你對他的感覺就會比較強烈,你會特別去注意、去觀察他的一舉一動,這就代表說你的擔心、罣礙比較多,所以愛是負面的。
所以學佛的人,要去明白什麼才是真實的愛,如何將小愛轉變成大愛,將愛轉成慈悲,而變成徹徹底底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取─「取」以「愛」為緣,就是由「愛」而生起追求、執著、選擇和捨棄。 世人所追求、執著、貪愛的無非是財富、權勢、地位、名譽、尊嚴…,這包括物質的、精神的,形而上的、形而下的各各層面,無所不愛、無所不取。至於憎恨、討厭的又避之唯恐不及。
例如等一下分配房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就是有人會搶著跑第一,因為要去佔位子,他要去佔自己最愛的位子,所以「愛」必然就會產生「取」,想佔為己有。
這種「愛」與「取」的心態,是所有的痛苦、所有的貪瞋癡的來源,所以我們會不斷的掉入「取、捨、得、失」當中,而且這一輩子永遠跳脫不出來。
一個明白道理的人,他知道他取多少,他必然要割捨多少。但並不是說不能愛,假設愛是一種需求,我們在取時,就要適可而止,「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所以有智慧的人,他只取需要,他取的剛剛好,這個剛剛好,就是佛所講的「中道」。
在「金剛經」當中,世尊示現凡夫相,穿衣、吃飯一如常人,只是,祂只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明白基本需求的人,才能知足常樂,才能安身立命,這才是如實的生活。
什麼叫做如實的生活,我知道我要用多少,我知道我要吃多少,我知道我要花多少,全都清清楚楚。所以說爬山時,行李帶越大包的,負擔越重。同樣的,來觀水薌兩天,看看大家的行李,就知道大家的包袱有多重!
所以有智慧的人,他知道什麼東西要捨,他知道什麼東西要取,他在取捨當中保持一種「中道」,不貪也不捨,所以能夠達到「不取不捨」的境界。
有─因為「取」所以「有」,「有」是「存在」的意思。「存在」的又是什麼?這種對人生和物慾熱烈的追求,產生愛、憎、取、捨的行為就形成了業力,也叫做「業有」。「業有」是前生思想、行為的總和。因為「有」這個前生思想、行為的總和,所以有「生」,「有」是「生」之緣。
「有」跟「識」,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兩個字就是說,現在這一輩子,所做的一切的結果,形成一個「有」,所以這一個「有」,其實就是「識」,所以這個「有」繼續來投胎,叫「生」。
「愛」、「取」、「有」是現在世的惑業,為招感未來世苦果的「因」,未來世的「生」跟「老死」是「愛」、「取」、「有」所招感的「果」,這是「三世兩重因果」的第二重因果。
生─「生」是一生的開始。世尊在菩提樹下證悟「緣起法」,明白有情眾生的流轉生死「不從天生,不從自生,非無緣生,從因緣生。」「生」的因緣雖然不一,但主要的條件是「有」。
換句話說,我們所做的一切行為,產生一股業力,形成一股力量,就叫做「有」。這個「有」當中,又會造成我們未來世的投胎,「有」是說,我們現在做,終於有了一個東西,因為有,它必然會再投胎,所以就有了這一期「生命」的開始,這一期的「生命」又不一定是在六道中的哪一道受生。
有「生」必有「老死」。「生」又是「老死」的緣起。
老死─「老死」是一生的終結,人的「老」是髮白面皺、頭垂背駝、心色衰變。但「生命」不一定會走到「老」的階段,也許還沒老就死了,所以「老」附在「死」這一項。「死」是各類的眾生,由於時光遷移,身壞壽盡,暖離色身,生命消逝,這就是「死」。
生命的流轉以「無明」始,以「老死」終。「老死」只是一期生命的終止,並不是生命永久的結束。「老死」是另一段新生命的開始。
《心地觀經》說「有情輪迴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就是形容生命流轉的情形。這就是世尊證悟的「緣起法」。
這樣從「無明」看到「老死」,當知凡事就是因為「無明」作祟,才產生所有的生死輪迴。當我們明白了「十二因緣」都是從「無明」生出來的,當從「根本無明」起觀:一個人的真性本是靈妙清明,像佛一樣,只因一念妄動,迷惑了本性,把原來靈明的智慧遮蓋住了。譬如一面明鏡,被塵垢遮住光明;譬如一輪明月,被烏雲遮蔽了清輝。所以「無明」本是空幻,這鎖鏈的基礎是空幻,所有的一切皆是虛幻不實,只是依附「因緣」而起,所以要以「假觀」觀「無明」,以「空觀」觀「無無明」,這樣才是「中觀」。
所以觀「十二因緣」,從「無明」觀到「老死」,觀到透徹,觀到覺悟,就是「緣覺」。但是,觀自在菩薩看見緣覺執著了「十二因緣」法,認為「法」的確是有的,不曉得原來是空的,所以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使「緣覺」明白連這「十二因緣」法也是空的,這樣可以破緣覺的「法我執」。
學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破無明」,用智慧「破無明」。什麼叫做「破無明」?簡單的講,當你煩惱沒有了,當你的智慧產生了,無明就會盡除,就像一個黑暗的房間,當電燈一打開,黑暗自然就消失,「一燈能破千年暗」,那個電燈就是智慧。
所以說佛不能度眾,唯有自己才能度自己。我們應該時時刻刻觀「十二因緣」,應該時時刻刻好好修行,我們的智慧才有可能慢慢生起,我們才有可能看清楚更多的東西,越看清一層,我們的智慧就越展開一層,一直看,一直看,看到最後,全部看穿,看穿一切的道理。
以上是「緣覺的十二因緣空觀」。「無苦集滅道」是「聲聞的四諦空觀」。
文章引用自http://zensoul.org/index/ReadNews.asp?NewsID=85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