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罹患率居高不下 九成患者罹病不自知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發現,台灣地區20歲以上民眾罹患腎臟病者約有150萬人,然而,其中卻僅約一成慢性腎臟病患知道自己罹患腎臟疾病,有高達九成完全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腎臟出了狀況而延誤治療,導致台灣尿毒症發生率居高不下;由於腎臟病變初期沒有明顯變化,專家認為未來台灣慢性腎臟病之改善,應投注更多教育防治工作,以喚起民眾注意腎臟健康的維護。

  腎臟由於長期的發炎、罹患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影響,或因尿路阻塞遭受破壞,導致其結構或功能產生永久性病變致無法恢復正常,稱為慢性腎臟病,而若腎絲球過濾率小於60-89 ml/min/1.73 m2則稱之為中重度慢性腎臟病;腎臟功能的惡化,除了會讓患者演變為尿毒症而需長期透析治療外,更極易發生心血管疾病與造成死亡。

  慢性腎臟病包括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是目前國人十大死因的第八位,每年約有6,000名病患需要進行透析治療,估計國內目前約有四萬多名洗腎病患,盛行率約每百萬人口1,500人,僅次於日本,高居全球第二位;另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團隊的研究發現,台灣地區20歲以上民眾罹患第三~五期慢性腎臟病者約有6.9%,推估全台約有150萬人罹病。

  然而,僅有一成民眾知道自己罹患腎臟疾病,絕大多數患者不知尋求適當之醫療途徑,也不採取相關預防措施,如改變生活形態與飲食習慣,以減緩腎臟病變惡化程度,或經由健康檢查注意自己腎臟病變的進展情形;甚至有許多民眾聽信偏方,採用不適當的治療方式,反而加速導致末期腎衰竭的發生,致使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數急遽攀升。

  由於腎臟病變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因此常延誤就醫的黃金時間,國衛院衛生政策研發中心副研究員許志成指出,民眾本身對疾病的認知與警覺不夠,是慢性腎病改善的最大隱憂,未來應投注更多教育防治工作,如建立腎絲球過濾率自動回報系統的機制,及早建構完整性與全面性的慢性腎臟病防治政策規劃體系,並以全國性規模的防治組織團隊共同推動計畫,以協助慢性腎臟病的預防、治療與照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