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8/02/19 04:09 〔記者吳幸樺台南報導〕
中風不一定是高血壓或糖尿病引起,心房顫動心律不整,也有可能導致中風。成大醫院心臟內科利用全民健保資料庫研究發現,從八十六年至九十一年平均每十萬人就有一百二十七人有心房顫動的情形,且逐年增加,男性和老年人比例較高。
這項研究是亞洲國家中第一個有關全國性心房顫動的重要資料,因此在二○○七年被刊登在美國內科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目前分類:【營養/保健/疾病/醫學】 (1283)
- Feb 19 Tue 2008 12:33
*【健康傳真】心房顫動 可能引發中風
- Feb 19 Tue 2008 12:17
*【健康傳真】一肚子氣會悶出病
一肚子氣會悶出病
更新日期:2008/02/18 04:39 張翠芬台北報導
消化不良導致脹氣,是常見的腸胃不適症狀。年節春酒一攤接一攤的上場,許多人早已不堪折騰。
- Feb 19 Tue 2008 12:12
*【健康傳真】放盆水 不怕溼疹找麻煩
放盆水 不怕溼疹找麻煩
更新日期:2008/02/19 04:39 張翠芬台北報導
前幾天低溫連連,不少人把電暖器等保暖設備火力全開,皮膚科醫師提醒,屋內使用暖器產品,會使空氣乾燥,建議最好在屋內放置一盆水,使空氣維持一定溼度,以免皮膚因使用暖氣而過度乾燥,或使原本的皮膚問題惡化。
- Feb 19 Tue 2008 11:47
*【健康傳真】冬季養生,避免痛風
( 2008/02/01 )
痛風之痛宛如刀割,冬季更是容易發作。如何做好個人保養,避免痛風無聲來襲?
「它發作的時候,就好像壞人用刀子把關節、拇指割下來一樣,」這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對突襲而來的痛風的生動描述。
- Feb 18 Mon 2008 13:53
*【健康傳真】攝護腺癌 「銀髮族」的隱形殺手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泌尿腫瘤科主任 吳錫金
王先生70歲一向身體健康,最近半年來常抱怨骨頭疼痛,
到醫院檢查發現攝護腺有硬塊,且血中腫瘤指標-攝護腺特定抗原升高,
經切片證實為攝護腺癌而且已經轉移到全身骨頭,
後來接受睪丸切除手術,疼痛緩解,癌細胞暫時控制下來。
- Feb 18 Mon 2008 13:41
*【健康傳真】攝護腺癌 找上30歲年輕人
攝護腺癌 找上30歲年輕人 〔記者方志賢/高縣報導〕
攝護腺腫瘤好發於五十歲以上的男性,
但高雄一名近卅歲男子,因解尿困難就醫,
泌尿科醫師以肛門指診,發現攝護腺長了硬邦邦腫塊,
- Feb 05 Tue 2008 10:05
*【健康傳真】豐盛年菜身體負荷大 醫師籲腎友注意飲食
豐盛年菜身體負荷大 醫師籲腎友注意飲食
更新日期:2008/02/04 21:55 記者李峻豪桃園報導
農曆新年家戶都會採買年貨,豐盛的年菜可能讓身體產生負荷,署立桃園醫院營養師黃蘭茜表示,過年期間在吃的方面,仍應以均衡飲食為原則,避免大魚大肉,少鹽、少調味料、少加工品,就能慰勞腎臟;慢性腎臟病友在過年期間,飲食仍需依病情不同,謹「腎」做到低蛋白、低磷、低鉀、低鹽飲食。
- Feb 04 Mon 2008 12:38
*【不可不知】B肝帶原 可以炒通宵嗎?
- Feb 04 Mon 2008 12:35
*【健康傳真】血太油,國人健康已亮起紅燈
更新日期:2008/02/04 08:59 uho編輯部
最近報導96年台北地區捐血人『乳糜血』比例太高,有數千袋血無法使用,較前一年增加兩倍半之多,男高出女性3倍之多,在都會地區愈嚴重,而且不乏17-20歲的年輕人捐贈出的乳糜血不能用,可以推論我們的飲食文化嚴重的改變,不但餐餐豐盛、日益西化,而且運動量減少。
- Feb 04 Mon 2008 12:30
*【健康傳真】魚類、瓜類寒性食物 愈吃愈咳
更新日期:2008/02/04 04:39 吳靜美
從中醫的角度看來,無痰有聲稱為「咳」、有痰無聲稱為「嗽」。
造成咳嗽的原因,過去沒有細菌、病毒等觀念,而把咳嗽分為「外感」與「內傷」兩種。
中醫說「五臟六腑皆致咳」,有些器官上的疾病如心肺功能不佳、心臟肥大、支氣管擴張等,
- Feb 02 Sat 2008 11:18
*【健康傳真】頭暈、 眩暈及耳鳴時怎麼辦?
【資料來源】衛生署健康達人125
醫生,我有問題:頭暈到底是不是病?暈到天旋地轉,不知道該怎麼辦?
會有那些狀況?
- Feb 02 Sat 2008 11:16
*【不可不知】學習CPR+AED急救訓練,救人利己,安心保障
學習CPR+AED急救訓練,救人利己,安心保障
為健全緊急醫療體系,增進民眾自救救人的基本急救知能,心肺復甦術(CPR)急救教育,為衛生署近年來所致力推廣的急救技能。傳統的心肺復甦術,係以人工呼吸吹送空氣進入肺部,配合心外按摩,以促使血液從肺部交換氧氣,再循環到腦部及全身,以維持腦細胞及器官組織之存活。當人體因呼吸心跳終止時,心臟、腦部及器官組織均將因缺乏氧氣之供應而漸趨於壞死。故如能於民眾突發心跳停止四分鐘內迅速施予心肺復甦術,將可保護腦細胞及重要的生命器官不致繼續受損;時間越久才施予急救,對維持腦細胞及器官組織存活之復原助益也將逐漸降低。
當出現突發性的喪失意識或心臟休止,最為常見的原因就是心室顫動,上述現象發生時,心肺復甦術(CPR)雖然可以維持心臟及腦部血流,但要將心室顫動轉變成正常的節律則需仰賴電擊。
根據統計,若能在一分鐘內立即給予電擊,心跳回復正常節律的成功率可高達百分之九十,若能在五分鐘內進行電擊,成功率至少也有百分之五十。
目前,於國外的公共場所常見設置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AED),以備民眾突發心跳停止,就醫之前的緊急處置,由於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AED)操作便利,使用人員只要接受正確的訓練,使用時跟隨機器指示就能順利執行,因此,亦有「傻瓜電擊器」之稱。
- Feb 02 Sat 2008 11:14
*【健康傳真】寒冬,慢性病患保健準則
近日氣候變化多端,持續寒冷低溫,部分民眾因嚴寒導致死亡,國民健康局成人組提供慢性病保健事項如下:
一、心血管疾病保健準則
冬天低溫,減少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突然發生之提醒:
(一)冬天要注意保暖,因為低溫會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一般腦出血往往容易發生冬季,所以保持身體的溫暖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老年人應減少冷天一大早出門,以及避免洗三溫暖或泡熱水浴太久,最好採淋浴,水溫不要過高。
- Jan 23 Wed 2008 01:00
*【醫學傳真】Glucosamine(葡萄糖胺)的療效
台北市中山醫院 骨科 施俊雄教授/台北市西園醫院 骨科 張守安醫師
葡萄糖胺是動物及人體內的一種胺基糖,是以具有黏度的黏多醣成分(是一種多醣體的組成成分)存在於軟骨與結締組織的各處,也是形成軟骨細胞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人類與動物都可以在體內自行合成葡萄胺,只是隨著年齡的增加,合成的速度趕不上分解的速度,於是發生體內及關節缺乏葡萄胺的現象,進而影響關節內細胞的新陳代謝。
- Jan 20 Sun 2008 23:57
*【不可不知】醫師建議儘量少喝-->飲酒未必有益健康
醫師建議儘量少喝/飲酒未必有益健康
更新日期:2008/01/20 04:09
- Jan 18 Fri 2008 08:51
*【不可不知】維持生理弧度 減少睡姿痠痛
維持生理弧度 減少睡姿痠痛
更新日期:2008/01/18 04:39 湯文璇
- Jan 15 Tue 2008 08:19
*【不可不知】無糖口香糖 咀嚼過量會腹瀉
無糖口香糖 咀嚼過量會腹瀉
- Jan 15 Tue 2008 08:17
*【不可不知】睡前聽音樂看電視 太吵會影響睡眠結構
睡前聽音樂看電視 太吵會影響睡眠結構
更新日期:2008/01/12 13:00
有些民眾晚上睡前習慣聽音樂,或是會看電視看到睡著。醫師表示,睡前聽音樂如果已成「習慣」,讓人體產生制約反應,的確間接有助睡眠,不過,如果太過刺激的音樂、吵雜的電視節目,還是會干擾情緒,影響睡眠品質,睡前看電視則會影響睡眠結構,建議睡前應保持平靜,音樂則宜挑選輕音樂。(徐韻翔報導)
- Jan 15 Tue 2008 08:09
*【焦點新聞】十大食材 幫你找回「性趣」
十大食材 幫你找回「性趣」
更新日期:2008/01/12 07:40 陳潮宗/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
- Jan 15 Tue 2008 08:03
*【不可不知】一顆奇異果足以導致過敏?
一顆奇異果足以導致過敏? 醫師建議5歲以下幼童少吃
更新日期:2008/01/14 16:55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