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聰明甩胖胖】 (45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成人脂肪數不變?研究:腿例外

路透 更新日期:2010/10/05 14:49

(路透華盛頓4日電)說服身材苗條的自願受試者大啖甜食來增肥的研究員今天表示,他們顛覆了傳統認為成人體內不會增加新脂肪細胞的觀念。

明尼蘇達羅徹斯特(Rochester)梅約醫院(MayoClinic)的顏森(Michael Jensen)與研究團隊發現,當受試者增肥時,他們的大腿會增加新的脂肪細胞,而腹部的脂肪細胞會擴增。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男性過胖大於女性 小心吃出心血管疾病

中時 更新日期:2010/10/01 12:49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現代人肥胖比例仍然偏高,根據2004~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NAHSIT)發現,成人男性體位過胖(BMI>24)比率高達51%,女性則佔了36.1%。與前次調查(1993~1996年)相比較則發現,無論男性或女性,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關係密切的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皆有顯著增加。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營養科營養師黃萾芬指出,雖然美食人人愛,但品嚐美食要注意這些食物是否伴隨著高油、高鹽、高糖,不當飲食將提高罹患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這類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的前五名。

黃萾芬表示,心臟是供給身體血液的重要中樞,如何保持血管暢通?油脂選用是一大關鍵。媽媽們炒菜烹調用油以植物油為主要選擇,烹調方式多以蒸煮、涼拌、燉滷,避免油煎、油炸及減少動物油、奶油等飽和脂肪的使用。

製造過程以氫化油(人造奶油、酥油)或回鍋油做為烹調用油的食物,例如薯條、麵包、洋芋片、鹽酥雞、糕餅點心等,可能含高量的反式脂肪酸,將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濃度,造成血管阻塞、提高心臟疾病的罹病率。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人肥胖 常因嬰兒期過度餵哺

台灣醒報 更新日期:2010/10/01 09:50 莊瑞萌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小嬰兒肚子餓,父母親總是趕緊泡牛奶餵哺,有些家長為了擔心嬰兒長得過小,常會在嬰兒期過度餵哺。根據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嬰兒時期過度餵哺,容易造成小孩長大後身材過胖,甚至提高罹患疾病風險。

 

根據英國倫敦兒童健康研究所研究人員辛諾爾表示,「成人身材過胖有20%是由於嬰兒時期過度餵哺造成,」而且研究人員還指出,接受母乳餵食,比起傳統奶瓶餵食更適合孩子的需求,因為嬰兒需靠自己力量吸吮,較不會發生營養過剩的現象,因此以奶瓶餵哺嬰兒時,家長必須更格外謹慎份量是否太多。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韓研究發現 泡菜含抗肥胖效果成分

中廣 更新日期:2010/10/01 13:05

根據韓國的一項研究指出,泡菜裡面含有大量具有抗肥胖效果的乳酸菌。

韓聯社報導,友石大學研究小組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從泡菜和天日鹽分離的乳酸菌菌株,會生產具有抗肥胖效果的氨基酸物質「鳥氨酸」。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被騙了!反式脂肪標示不實

華視 更新日期:2010/09/13 15:37
別被騙了!反式脂肪標示不實

你逛賣場買食品的時候,會不會注意上頭標示的成分呢?看了很可能等於白看,一位營養師發現很多食物裡頭都有反式脂肪,但是標出來的都是零,加了反式脂肪可以增加酥脆口感,食物也比較容易長期保存,不過會引起心血管疾病,很多人以為零反式脂肪,吃了很安心,其實根本被騙。

 

一大早逛賣場,張大哥挑東西看的可仔細了,包裝翻來覆去,最重要的就是要看看這個成分標示,明明就是炸麻花,這反式脂肪卻是零,實際到賣場,一整排洋芋片餅乾,反式脂肪這一欄,大家幾乎通通拿零分,再來看看乳馬林,有的有反式脂肪、有的包裝上還是零。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時貪嘴果然一生肥臀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08/25 17:44

(中央社台北25日電)節食者與速食老饕迷都希望這是一句誇張的老套論調,但根據最新公布的研究結果,一時貪嘴確實會導致一生肥臀。

研究者們發現,即使是短時期大啖垃圾食物,也會在未來多年中讓身體更容易發胖。同樣的,以享用垃圾食物來紓解工作或考試壓力,也可能對身體與健康造成長期影響。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月餅熱量高 三高莫貪嘴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09/08 16:59

(中央社記者陳朝福高雄8日電)中秋佳節將屆,醫師今天提醒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的三高者,斟酌月餅的食用量。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保健科主任戴嘉言、心臟內科醫師朱志生今天舉行記者會。戴嘉言表示,一般來說,1個月餅平均約有2、3碗飯的熱量,尤其蛋黃會造成膽固醇升高,高膽固醇的患者更要小心。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體重管理三原則 落實血糖控制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9/06 04:11

文/簡銘男

 

近8成的台灣糖尿病患體重控制有問題。若喝含糖飲料、水果等食物,往往會使得病患的血糖控制較差,比較容易導致體重增加。若體重控制不好,則會增加罹患各種併發症的風險。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立秋來 小心「秋胖」上身

中廣 更新日期:2010/08/06 17:35

炎炎夏日沒什麼胃口,民眾常在涼爽秋天時開始進補,一方面補足之前胃口大傷的耗損,一方面也為即將到來的冬天添點抗寒本錢。

 

明天是「立秋」,營養專家提醒:秋天到來,一般人都覺得比夏天有胃口,利用機會適當補充營養,有助於恢復體力,但如果吃太多又運動不足,就容易導致所謂「秋胖」。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少吃肉有助體重管理

路透 更新日期:2010/07/21 12:05

(路透紐約20日電)根據歐洲的1項研究,少吃肉可能有助維持身材苗條。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員發現,雖然攝取的熱量相同,經過5年,喜愛肉食者比少肉者體重增加較多。他們研究不同肉品後發現,最會讓體重增加的肉類是家禽,其次是加工肉和紅肉。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快速減肥比慢慢來有效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10/07/15 11:35 戴雅真

(法新社斯德哥爾摩14日電) 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國際肥胖研討會(InternationalCongress on Obesity)今天發表的研究顛覆醫生傳統認知,表示快速減下大量體重,才是永久瘦身的最佳方法。

 

澳洲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的浦塞爾(Katrina Purcell)發表這份研究,將每週減重約1.5公斤、持續12週的個案,拿來和36週內,平均每週減0.5公斤的人相比。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肚腩壓迫胃 胖男老想吐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4/12 04:11

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

 

107公斤的胖男,老是覺得胃悶想吐,經檢查原來是大肚腩壓迫到胃,造成胃食道逆流,經醫院營養師指導以飲食熱量控制減重,3個月減重21.8公斤後,胃疾自動好轉。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腹翁大腹婆」 小心代謝症候群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3/30 04:11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台北市衛生局昨天公布去年社區篩檢結果,4617人確診為高血壓,515人糖尿病,2061人高血脂。衛生局提醒,三高加上腹部肥胖即為代謝症候群,12年來,代謝症候群盛行率明顯增加,男性由13%升到25%,女性從26%增至31%,瘦腰是當務之急。

 

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游麗惠指出,去年血壓篩檢11萬430人,血糖篩檢11萬125人,血中膽固醇篩檢10萬9832人。她解釋,代謝症候群不是疾病,而是病前的症候群,危險因子包括腹部肥胖、血壓上升、空腹血糖值上升、三酸甘油脂上升、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過低,有3項或以上即為代謝症候群,應及早介入,預防疾病。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減重加速骨質流失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3/29 00:0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減去多餘體重可讓身體更健康,不過減重卻可能傷到骨頭,體重減輕,骨頭強度也會隨之調整,骨質流失速度會加快。美國密蘇里大學研究發現,減重時即使進行負重訓練,或規律快走、慢跑都無法減緩骨質流失速度。

 

主持研究計畫的是美國密蘇里大學營養和運動生理系副教授潘恩‧辛頓(PamHinton)解釋,雖然減重會加速骨質流失,不過衡量利弊得失,減重還是能為健康帶來許多好處。減重時,還是需要進行有氧運動,這樣才能增加體力,身體質量指數也才會維持正常。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帶纖維 可抗肥胖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3/23 00:0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海帶纖維可能是對抗肥胖的利器,英國紐卡索大學(NewcastleUni-versity)研究發現,海帶纖維可以減少體內脂肪吸收,減少幅度達75%以上,研究人員希望能把海帶纖維加入麵包當中,研發減重食品,幫助民眾對抗肥胖威脅。

 

英國紐卡索大學傑夫‧皮爾森教授和伊恩‧布朗里博士進行實驗室研究,他們發現海帶、海藻含有「褐藻膠」(Alginate),這是一種天然纖維,可以阻止身體吸收大量脂肪,比現有減重療法更有效。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季甩脂 三大消脂部位爆紅
更新日期:2010/03/19 12:30 中時健康 黃毓玲/台北報導
隨著春天來到,許多人開始進行新一輪的減肥計畫,因為冬天氣溫低,基礎代謝加快,身體需要攝取較多的食物來增加熱量與體溫,加上天氣太冷,出門運動次數減少,體脂肪便不知不覺地在身體上囤積下來。等換上春裝,脂肪與肥肉一一展露無疑。據統計發現,手臂、腹部與臀部已成為時下消除脂肪最熱門的三大部位。

體脂肪的分佈男女有別,黃錦煒醫師表示,女性的體脂肪比例比男性較高,大都分布在臀部與大腿,較容易造成下半身肥胖,也稱梨子形肥胖;而男性則大多堆積在腰、腹部,形成上半身肥胖,稱為蘋果形肥胖。至於手臂所形成的脂肪,一般俗稱蝴蝶袖,不一定是肥胖的人才有,瘦的人也可能會有蝴蝶袖,目前可用雷射溶脂消除手臂脂肪,不僅能減少脂肪細胞,其雷射的光熱效應促進膠原蛋白更新,術後皮膚不會凹凸不平,還有緊實皮膚的功效。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駝背壓扁脊椎 應多做伸展體操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2/22 00:07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由於骨質密度偏低,不少高齡民眾為壓迫性骨折所苦。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復健科醫師陳允宜提醒,腰椎壓迫性骨折患者臥床休養後,較適合仰伸式的伸展體操運動,減少駝背,避免造成椎體進一步遭壓扁。

 

陳允宜表示,一般人的骨頭強度在20歲時達到高峰,而後骨質密度便逐漸疏鬆,如果遭到外力,如跌倒或強大垂直壓力時,便容易產生壓迫性骨折。醫師指出,患者宜採用仰伸式的伸展體操,避免病人彎曲軀幹產生駝背現象,以免對脊椎體產生更嚴重的壓扁效應。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出橘皮組織 纖體緊膚重拾窈窕

中時 更新日期:2010/02/23 14:54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連續九天春節假期結束了,有的人因為過度放縱體重,竟然吃出一堆肥肉來,還有的人竟然在腹部與臀部出現橘皮組織,看起來不太雅觀,於是想要展開甩肉計劃。

什麼是橘皮組織?王丕傑醫師表示,在人體的脂肪層與真皮層之間,有一道透明的橫膈膜,當受到外來壓力如久坐壓迫、懷孕體重突然增加產生妊娠紋,或突然爆肥、爆瘦等情況時,包覆脂肪的那一層橫膈膜就會往上衝,而出現橘皮組織(Cellulite),也稱為脂肪疝氣,從外觀看起來像乾乳酪,有凹凸起伏的組織彙集,通常出現於大腿內側、腹部與臀部附近。

使用傳統抽脂方法,並無法消除橘皮組織,一般抽脂都是在腹部或臀部的深層抽出脂肪,而橘皮組織位置較淺,並不屬於深層,使用抽脂無法影響表面凹凸不平的脂肪。王丕傑醫師表示,目前有一種集合電波、光波的去橘皮纖體緊膚儀,專門對付令人困擾的橘皮組織,尤其許多需要拍攝清涼的比基尼泳裝照或內衣照的模特兒,都會利用拍攝前幾週,至醫學美容中心去橘皮,連續做四至六次,消除臀部、腹部或大腿凹凸不平、不勻稱的脂肪塊堆積,重返優美身形,還能使治療的部位消瘦約一吋。

纖體緊膚治療原理是結合高科技的電磁波與光波的熱能,屬於非侵入式治療,高頻電磁波能通過加熱真皮層下5至15mm處的組織,增強氧分子的擴散度,從而加強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促進脂肪代謝的速度,而且能刺激膠原蛋白增生,達到緊膚效果;遠紅外線則是驅使傳導性電磁波加熱於皮下脂肪層,配合真空吸引及塑體滾輪反覆作用,促使脂肪由身體淋巴組織代謝,達成重新雕塑體型的效果。治療時皮膚表面只會出現幾分鐘到一個小時內的泛紅,或出現輕微水腫,但是數小時後就會消退,且脂肪團堆積部位的外觀看得出來有明顯改善。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體重爆增 催眠術解開體重管理迷思

中時 更新日期:2010/02/23 14:29 中時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

春節假期期間,全家團圓大魚大肉的吃,不知不覺已經吃進許多高油高脂的食物,積存在人體內,加上缺乏運動,體重自然快速增加,形成另一種負擔。在催眠師的五大必學催眠術之一,就是體重管理的迷思,唯有認清,才能掌握體重管理的真精神。

即使全美有三分之一的人體重過重或者肥胖,但其中八成都是屬於可以調整的過重個案。蘇菲亞國際身心靈創辦人蘇菲亞表示,體重過重有幾個迷思包括:天生體質喝水都會胖、控制食物的卡路里就好、吃減肥藥就好、催眠術就好、運動就好,以及做個手術就好。

有關天生體質喝水都會胖迷思,若全家都過重,不一定是基因問題,而多是飲食習慣的互相影響,所以全家做家庭療程一起修正,反而相得益彰。控制食物的卡路里就好的迷思,有心學習催睡眠的人,要學會如何解讀食物的內容成份說明,要學會簡單的營養學,要找出適合個人飲食的習慣與作息,還要學會飲食的搭配禁忌,或者替代法。

減肥藥分兩大類:藥物類、不擇手段類(如催吐劑),藥物類的研發已經非常進步,有的藥物用在阻止脂肪吸收;有的用在阻斷食慾;有的用在增加活動量來消耗能量,代價是無論哪種減肥藥,吃多了都會增加身體排泄器官的負擔;另一代價是無論哪種藥,都會破壞生理正常的運作步驟。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中、重度肥胖者 易腎結石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2/23 00:0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肥胖的人罹患腎結石風險是一般人的兩倍,不過美國約翰‧哈普金斯大學(JohnsHopkinsUniver-sity)醫學院研究發現,肥胖程度和腎結石機率並非成正比,也就是說並不是越胖的人,得腎結石機率就越高,無論是輕微肥胖或重度肥胖,出現腎結石的機率幾乎不相上下。

 

研究首席研究員是美國約翰‧哈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泌尿科副教授布萊恩‧馬特拉甲(BrianR.Matlaga),他專門研究結石造成的各種病變。布萊恩‧馬特拉甲表示,「一般人想當然爾認為肥胖程度越嚴重,就會承擔越高腎結石風險,不過這項研究反駁這種說法,事實上輕微肥胖的人、重度肥胖的人有腎結石的機率通通都一樣。」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