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要有序 吃錯了反而容易胖
記者/洪素卿
很多人認為自己是「易胖體質」,沒吃多少東西、卻胖得比別人快。當你有這種感覺的時候,與其哀怨爸媽給了你易胖基因,不如先檢視一下,你吃飯的時候,通常先吃哪一道?你的進食順序,是不是已經落入了容易發胖的陷阱?
記者/洪素卿
很多人認為自己是「易胖體質」,沒吃多少東西、卻胖得比別人快。當你有這種感覺的時候,與其哀怨爸媽給了你易胖基因,不如先檢視一下,你吃飯的時候,通常先吃哪一道?你的進食順序,是不是已經落入了容易發胖的陷阱?
德國一名健康諮詢營養專家指出,適量的牛奶有益健康,但若喝太多牛奶,就會讓人昏昏欲睡、無精打采、而且會變胖。
營養專家「馬丁」表示,他建議每日攝取牛奶的量在300到500公克間。如果不喜歡牛奶,也可食用優酪乳、起司或脫脂牛奶取代。但若飲用過量牛奶,不只會使體重增加,而且每天攝取太多飽和脂肪酸會減緩新陳代謝,進而讓人精神不濟。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7日電)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父母愛吃垃圾食物、陪孩子吃飯草草半小時內解決、外食次數多、對肥胖認知不足又沒警覺,是胖小孩家庭的4大共通特徵。
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年3月11日到4月15日,針對139名身體質量指數(BMI)標準與130名肥胖小學生及其父母,進行家庭飲食行為調查,發現胖小孩家庭4個共通特徵,此外還有寵溺孩子挑嘴、書包放零食的慣寵行為。
〔自由時報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外食族減重不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部分院區開始推出健康餐盒,熱量約五百至六百大卡,比市售便當減少兩百大卡,一個六十五元還附贈水果,也有院區推出健康飲品,一杯蔬果汁以十四種蔬果打製而成,完全不加糖,讓民眾喝下最天然的蔬果清甜。
包括仁愛、陽明院區已推出健康餐盒,和平婦幼院區預計下月推出,仁愛及和平婦幼院區均有對外販售,陽明院區則與報名減重班的企業合作,提供團體訂購,仁愛院區營養科另研發蔬果汁、南瓜豆漿等養生飲品,不僅讓減重班學員固定訂購,另可供民眾、員工購買。
![]() |
有的人喜歡吃火鍋當宵夜,也有人喜歡吃鹽酥雞 ,不過最近網路上流傳一個卡路里表,裡頭不管是豬排、雞排通通逼近五百卡,相當於兩碗白飯,鹽酥雞一份也要450大卡,專家表示因為鹽酥雞熱量牽涉料理和調味方式,熱量很難一概而論,這份表格也只能僅供參考。
香噴噴鹽酥雞攤到底熱量有多高,現在有網友自製列表,當中全部清楚表列,熱量通通現形,鹽酥雞卡路里表上的數字可能會嚇壞你,光是排行榜前五名熱量都超高,炸雞排豬排接近500卡,相當於一塊就超過兩碗飯,炸馬鈴薯480 卡,臭豆腐十塊就要465卡,反倒鹽酥雞熱量最低450 卡,以這位先生夾的這鍋下午茶,鹽酥雞、臭豆腐搭上炸地瓜、馬鈴薯,如果是按表計算熱量就飆破成人一天所需標準2000大卡。
但畢竟每家鹽酥雞份量料理方式都不一樣,專家表示這樣的卡路里量表僅供參考,不過油炸食物本來熱量就不低,想滿足口腹之慾,還是得惦惦自己「斤兩」。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根據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民眾經常攝取含有味精的食物,容易導致肥胖,研究人員認為,肥胖除了與吃進的食物分量有關外,無法順利處理所攝取的熱量也脫不了關係。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研究人員表示,美國民眾每日攝取約0.5公克的味精,至於亞洲的日本或韓國,份量則提高到1.5公克甚至10公克以上,因此研究人員花了5.5年時間,觀察1萬名中國民眾飲食習慣後發現,每天平均攝取5公克高量味精的民眾,較每日攝取不到0.5公克低量味精的民眾,發生肥胖的機率增加30%。
David Heber是全球癌症頂尖專家及營養學權威,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營養學中心創辦人,擔任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國立癌症研究臨床研究單位及美國國家健康研究中心(NIH)營養與肥胖的負責人。
David Heber被稱譽為「The Best Doctor in America(美國最佳醫師)」及「Who's Who in America(美國名人)」。現為美商賀寶芙暨科學諮詢委員會主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臨床營養部主任。。
小S的減肥語錄:
★ 胖子沒資格吃! 等你瘦了再說。
★ 你們給我挺住,都別吃。 都那麼肥了怎麼還有臉吃!
★ 我跟你說,這是個殘酷的社會。 你別以為有真本事怎麼著,外表更重要。
★ 女生一定要愛自己。 你就記住:胖子沒前(錢)途! 你再有本事心地再好,也是只是個好胖子。
美國和瑞典兩項最新研究發現,如果你要想保持苗條身材,最好睡眠充足,不要熬夜。
新華社發自美國及瑞典綜合報導,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經常熬夜容易發胖,主因包括:晚上很難找到健康食品;「夜貓子」更傾向於選擇高熱量食品;晚上活動少,攝取的熱量無法消耗;當飲食和睡眠時間與生理時鐘不相符時,人們的胃口和代謝機制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體重增加。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好朋友相聚時,可以談天或是互相打氣鼓勵,不過,美國一所大學最新的研究發現,若有身材肥胖的朋友,自己肥胖機率多2.4倍,如果最麻吉的朋友身材較肥胖,自己也是肥胖者的比例則高出3.6倍。
亞利桑納州立大學邀請101位女性參加實驗,並收集她們對於各種身材的看法,研究人員接著去訪問這些女性共812位親朋好友,並一一測量每一位的BMI 指數,結果發現受測女性中,其「親友團」成員如果有身材肥胖者,其身材屬於肥胖的機率較其他人多出2.4倍,而最親的「麻吉」身材肥胖,這些女性身材恰巧也屬肥胖的機率則高出3.6倍。
中國時報【黃天如/台北報導】
你是體重正常的「假瘦」一族嗎?根據一項體脂肪大調查,有高達6成的上班族體脂率超標或接近破表的邊緣。醫師表示,體脂率過高尤其是挺著一個中廣肚,是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癌症的重要危險因子,呼籲民眾除了體重之外,對體脂率也應斤斤計較。
【台灣醒報記者楊婉婷採訪報導】過年大吃大喝讓你瘦不下來,激烈斷食又會招致反效果?調查顯示,年後有超過6成的國內女性體重增加至少1公斤,醫師今天建議,民眾應把握「停」口慾、「看」氣色、及「聽」醫囑的「停看聽」健康原則,才能保持好身材。
台北杏安診所家醫科醫師葉姿晨表示,減重時應該「停止」吃高熱量食物,多攝取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看緊」自我氣色,多補充膠原蛋白與維他命C,避免橘皮組織生成;並且建議「聽從」專業醫生的減重規劃,維持飲食均衡,搭配適度運動,方能健康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