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陳代謝的催化劑--酵素

酵素是由蛋白質構成,是維持身體正常功能、消化食物、修復組織所必需的。


在哈日風潮盛行的今日,日本的一些消費行為與習慣,一直影響著台灣的民眾。除了拉麵與溫泉之外,酵素產品也是個歷久不衰的熱門商品。究竟酵素是什麼東西?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有多大?值不值得我們使用呢?以下就是我們的分析報導。


生命維繫的關鍵-酵素系統

時常在聽人家在講「新陳代謝」,總覺得這個專有名詞很抽象,有點給它搞不清楚。不過,簡單的來說就是指細胞對「新鮮」營養素吸收,與「陳舊」廢物排泄的過程。在這過程之中,有一個重要的催生者,那就是「酵素系統」。生命的存在,是藉著體內成千上百種的代謝反應,不斷的運作而維繫著。當新陳代謝系統罷工或擺烏龍時,我們就會感覺到不舒服、疲倦的狀況。

每一項新陳代謝都有專屬的酵素,因應各項新陳代謝的需求,人體內的酵素亦有成千上百種。酵素對溫度極為敏感,當人體發燒、體溫上升時,酵素系統會受到波及甚至停擺,使人們呈現疲倦、身體有氣無力的反應,嚴重者連意識都會變得模糊起來。


酵素的發現之旅

為了使大家對酵素有基本的認識,我想和大家談談比較簡單的「消化酵素」與「抗氧化酵素」。在酵素的命名發展史中,最先是在酵素作用的「受質」名稱後面,加上「酵素」來命名。因此,我們常聽到的一些消化酵素,例如:澱粉酵素、蛋白質酵素與脂肪酵素,指的就是酵素所作用的特定對象。後來才慢慢進展到以酵素所催化的化學反應類型來命名,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SOD」,就是一種抗氧化能力很強的抗氧化酵素,被用來協助消除對人體有害的過氧化物-「自由基」。


消化酵素

天然食物是由許多的營養素集合而成,為了使食物中的營養素能釋放出來,以供給人體吸收利用,我們要先經過咀嚼食物的程序,使食物變成碎塊以方便消化酵素作用。大部分的酵素都是由蛋白質所組成,高溫烹調會破壞酵素的活性,使酵素失去作用。由於熟食的習慣,人體無法利用食物中原有的酵素,因此必須由人體自行分泌消化酵素。隨著年齡的增長,分泌酵素的能力會逐漸下降,因此造成許多老人家的消化問題。多吃生的蔬菜水果,除了補充醣類、維他命、礦物質之外,亦可補充酵素來降低身體的負擔。

在三大類營養素中,蛋白質酵素是最受人們重視的。人體的肌肉,不是直接由我們所吃的那塊雞胸肉、那顆蛋來組成,而是將蛋白質經過消化分解成胺基酸,在人體內重組而來。蛋白質酵素像是一把切割蛋白質的刀子,將蛋白質切、切、切,切到我們可吸收的小分子,就好像我們吃牛排需要牛排刀一樣。常見的木瓜與鳳梨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酵素,可是我們無法每餐都吃木瓜和鳳梨,此時一些替代性商業產品就因應而出,「木瓜酵素」、「鳳梨酵素」就是最好的代表。


抗氧化酵素SOD

SOD是抗氧化酵素中,比較具有知名度的一種。常見於大麥草、小麥草、綠花椰菜、甘藍菜及其他的深綠色植物中。在營養素攝取足夠的情況下,人體可以利用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重組出人體所需的抗氧化酵素SOD。一般而言,我們會比較建議使用綜合的酵素產品,以達到多方面的需求。


綜合酵素一次OK!

全方位的酵素產品,應包括可分解蛋白質、醣類、脂肪三大營養素的酵素,最好還含有其他酵素(例如抗氧化酵素),對於一般人保健而言才是最佳的選擇。在發酵工業發達的日本與台灣,都有液態的綜合酵素產品上市,不僅使用方便,也十分符合食補、食療的精神。

一般而言,站在協助人體消化吸收的立場,酵素的確對某些族群特別有幫助。

(1)緊張忙碌上班族:可以解決胃脹氣、體力不濟的問題。有些人認為光喝維生素B群飲料(蠻牛、康貝特)就可以精神百倍,其實不然,因為維生素B群只是促進能量產生的輔助因子,若沒有適當的營養素當燃料,一切還是白搭。綜合酵素產品,可以使我們吃下的食物,順利的分解、轉換成人體所需的型式。

(2)消化不良的人:有些人吃很多還是胖不起來,建議飯後喝一小杯綜合酵素,可以使我們吃下的食物,順利的分解、轉換成人體所需的型式。

(3)長期慢性病患:由於生病所帶來的生理壓力,長期下來很容易導致營養不良,原因就是消化不好,間接影響到食物的吸收與利用。補充綜合酵素,可以解決消化酵素不足的問題。

(4)想減肥的人:藉由補充酵素,以達到節省體內酵素的目的。然後身體就會把體內酵素應用在解決多餘的脂肪上,促進熱量的代謝。


酵素是什麼?

酵素是在所有活的動、植物體內均可發現的物質,它是維持身體正常功能、消化食物、修復組織等必需的。酵素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它們參與幾乎所有的身體活動,目前已知的酵素有數千種。事實上,儘管有足量的維他命、礦物質、水分及蛋白質,如果沒有酵素,仍無法維持生命。科學家尚無法利用人工合成來製造酵素。

每一種酵素在體內都有特定的功能,非其它酵素能完成的。每種酵素的形狀是如此地特殊,以致於僅啟動特定物質的反應。受酵素改變的物質稱受質(substrate)。酵素先捉住受質,把它握住,然後將此受質與其它分子接合,增加反應速度。細胞大部分的反應均受這些必要蛋白質催化(啟動),這些蛋白質上的礦物質組成使反應得以進行。體內許多反應都需靠酵素,但要注意別讓它們負擔過重。例如,假使身體必須製造足量的酵素以執行消化功能時,則製造正常新陳代謝所需的酵素可能會不足。

雖然身體能自製酵素以供應需求,但也能由食物中獲取酵素。不幸地,酵素對高溫極端敏感。熱度不高時即可破壞食物中的酵素,因此要從飲食中獲得酵素,必須生吃這食物。煮熟的食物會使所有的酵素流失。那些不吃生食或未在飲食中補充酵素者,無異是在酵素的供應上,給身體施加不當的壓力。因為酵素是提供身體能量的營養素,過分地使用會損害身體運作的限度,使身體易患癌症、肥胖、心臟血管疾病,及成為其它疾病的宿主。

要減輕體內自製酵素的負擔,生吃食物是有益的。它們不僅直接提供酵素給身體利用,也能抑制身體分泌消化熟食所需的酵素。這提高體內在必要時供應酵素的能力。酪梨、香蕉、芒果富含酵素,但各種芽菜(sprouts)是最豐富的來源。如果一餐中同時有生、熟食,則在用餐期間,服用一到三份酵素補充品。酵素膠囊可以打開,灑在食物上。

酵素的功能

酵素輔助體內所有的功能。在水解(hydrolysis)反應中,消化酵素分解食物顆粒,以貯存於肝或肌肉中,此貯存的能量稍後會在必要時,由其它酵素轉化給身體使用。酵素也利用攝取進來的食物以建造新的肌肉組織、神經細胞、骨骼、皮膚或腺體組織。例如,有一種酵素能轉化飲食中的磷為骨骼。

這些重要的營養素也協助結腸、腎、肺、皮膚等排出毒素。例如,有一種酵素催化尿素的形成,此氨化物經由尿液排出,另一種酵素使二氧化碳由肺部排出。

除此,酵素還分解有毒的過氧化氫(hydrogen peroxide),並將健康的氧氣從中釋放出來。由於酵素的作用,使鐵質集中於血液,酵素也幫助血液凝固,以停止流血。酵素也促進氧化作用,此過程中氧會被結合到其它物質上。氧化作用會製造能量。酵素也將有毒廢物轉變成容易排出體外的形式以保護血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