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

什麼是蛋白質?
蛋白質是巨大的複合分子
由基本物質胺基酸以長鏈的方式組成
不同的胺基酸可以形成無限數的組合方式,來鏈結成不同的蛋白質

蛋白質的來源
來自動物(如:家禽肉、豬肉、魚、起司、牛奶)的稱為「完全蛋白質」,因為它們包含了所有的必需胺基酸,其比例也和人體所需相似。
來自植物(如:豆類、穀類、和堅果類)的蛋白質則被稱為「不完全蛋白質」,因它們缺少一種到數種的必需胺基酸,需藉著組合植物性食品(如豆類和稻米或豆類和小麥),才可以獲得數量均衡的所有必需胺基酸。

蛋白質的功能
蛋白質是人體細胞和組織(如肌肉、骨骼、結織組織)的主要構成物質
蛋白質是人體生長、修補和功能運作時時不可或缺的物質。
免疫蛋白、血漿蛋白、紅血球
所有調節人體內化學反應的酵素也都是由蛋白質所組成的
當飲食中的醣類和和脂肪所供給的熱量不能滿足身體需求時,胺基酸可以轉換成葡萄糖和脂肪酸,來作為一項能量。
因為它對身體組織的構造極為重要,除非必要,不然蛋白質不會當作能源使用。

肉類理想的蛋白質來源?
因為它是「完全蛋白質」所以到目前為止,肉類仍被認為是理想的食物。
肉類除豐富的蛋白質外,也含有許多的維生素及礦物質。
但動物性脂肪攝食過多會使血膽固醇太高,還會因攝食總熱量過高而造成肥胖。
每日建議量約113~170公克左右。





以化學性質分類:


1、簡單蛋白質:是指以酸、鹼或酵素水解後,只能產生胺基酸或其衍生物。如:球蛋白(蛋類的卵球蛋白、血液中的血清球蛋白)。


2、複合蛋白質:是由單純蛋白質與非蛋白質物質結合而成。如: 醣蛋白(蛋白質與醣類物質結合)。


3、衍生蛋白質:是單純蛋白質或複合蛋白質之分解產物,這包括分子內的重新組合但未被破壞呔鍵者。如:(Polypeptides)。





以物理形狀分類:


1、纖維狀蛋白質:由眾多生太鏈以平行方式連接成直線狀,它們通常不容於體液中,且具有張力、韌性;如:頭髮、指甲中的角蛋白等。


2、球形蛋白質:由胺基酸之間的鍵成環狀且受緊密壓擠所形成之球狀或橢圓球狀,通常可溶於體液中,如血紅蛋白等。





蛋白質功能簡介


激素:調節各種新陳代謝之進行,如甲狀腺素、胰島素、腎上腺素等在體內接負有重要的功能。某些單一的胺基酸在代謝尚亦具有重要地位:如色胺酸在體內轉為菸鹼酸、甲硫胺酸可供甲基族製造膽鹼,以合成一種重要的神經傳遞物乙醯膽鹼,也是合成腎上腺素的先質。


免疫蛋白:維繫體內之防禦系統。蛋白質供應足夠時可形成各種抗體,以抵抗傳染病菌。


血紅素:可攜帶氧氣至身體各組織細胞,使體內有充足的氧氣,以維持細胞生命;同時將各組織細胞代謝後的二氧化碳廢物,帶至肺排出體外。


血漿蛋白:特別是白蛋白,可調節血中滲透壓及維持水分的平。若血漿蛋白濃度太低,組織中的液體無法流回血管中,而蓄積在細胞組織間,導致水腫,稱為營養性水腫。是蛋白質缺乏之早期症狀。


調節酸鹼平衡:構成蛋白質之氨基酸為雙性離子,含有鹼性的胺基及酸性的梭基,可調節血液的酸鹼性,使血液保持為鹼性(PH=7.35-7.45)的正常狀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