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不憋尿 遠離尿路結石

自由 更新日期:2009/11/23 04:09

〔記者蔡百靈/花蓮報導〕「尿路結石」以往好發於中老年人,不過近年來,30歲以下的年輕人出現結石的情形越來越多。花蓮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陳景亮說,改善生活習慣,多喝水,不憋尿,才是改善之道。

30歲以下越來越多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膀胱染結核 早治療提升預後品質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09/12/03 00:07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膀胱結核病是結核菌從腎臟順著輸尿管跑到膀胱,造成膿尿、血尿,甚至讓膀胱纖維化,台南市郭綜合醫院醫師謝卿宏表示,疾病的病症足以讓人痛不欲生。

謝卿宏醫師說,日前有幾家醫院發現肺結核的案例,而引起社會大眾的極大關注,其實不僅是肺會有結核病,身體的其他器官也都會發生結核病;80%的膀胱結核病發病原因,是從腎臟經由輸尿管下行而來,當膀胱內部有很多的結核桿菌時,最早出現的臨床表徵就是燒灼感、頻尿、尿急、夜尿等症狀,接著會發生膀胱潰瘍、出血,在病情惡化時,膀胱就會纖維化而縮小,導致頻尿更加嚴重,而且其他膀胱受刺激的症狀也可能變得十分劇烈,讓患者痛不欲生。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使用全自動腹膜透析 感染率改善進步4倍

中時 更新日期:2009/12/08 14:41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慢性尿毒症患者的洗腎方式,一般分為兩種,即血液透析(HD)與腹膜透析(PD),但是往往令人搞不清楚兩者差異,或是適用的情況。腹膜透析俗稱「洗肚子」,是透析中最早被採用的治療方式之一,末期腎衰竭患者以此做為長期透析治療,而且其存活率與血液透析相若。

目前居家腹膜透析有兩種治療方式,包括連續性可攜帶式腹膜透析(CAPD),以及全自動腹膜透析(APD),彰化基督教醫院腎臟科主任張家築醫師表示,此兩種治療方式的選擇要視醫師專業評估決定,這兩種治療方法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在家進行,有醫護人員指導與志工協助,所以近年接受度已經逐漸提高,有的醫院甚至可以達到40%至45%。

CAPD透析方式為居家自行操作,一天4次,每次換液時先將腹腔內含代謝廢物的透析液引流出來,再灌入新鮮的透析液,歷時約30分鐘。這段期間病人可自由活動,做想做的事。

APD則只需要在睡前將自動腹膜透析管組連接在機器的管路上,啟動機器後即可休息,正常看電視、進食、睡覺等,此時機器會按照所設定的處方自動執行多次換液,歷時約8至10小時,病人在隔天睡醒和機器管路分離後,只需在白天再操作1次CAPD換液即可。也就是將約同白天的總藥水量,於晚上時段以機器自動進行透析液留置與排出。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冬天心臟病、中風、猝死 定期健檢保安康

中時 更新日期:2009/12/08 14:40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因為天氣轉冷,血管容易收縮,血壓容易上升,血液循環變差,以及缺乏運動,自然增加心血管相關疾病發生機率,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心臟病猝死。冬天飲食比較油膩,或是經常進補,原本即是高血壓、高血脂與高血糖的「三高族群」,可能會導致中風等症狀。醫師提醒,民眾再怎麼忙,也要注意定期做健檢,以防止心血管疾病發生。

日前資深演員陳鴻烈因心臟病突發猝死,因為心臟病導致壯年猝死的案例屢見不鮮,從準內政部長廖風德,到音樂才子馬兆駿因而猝死後,引發國人對心血管疾病的重視。根據衛生署統計,每43秒即有1人中風,每26秒即有1人心臟病發,以及每3分42秒,即有1人因心臟病死亡。心臟病長期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位,僅在2006年,便有一萬三千人因心臟病死亡,而猝死有百分之九十是心臟病造成的,最常見的是急性心肌梗塞併發惡性心律不整,其他還有主動脈剝離、肺栓塞等病因。

心臟病病人常抱怨胸痛、胸部有壓悶感、心律不整,或是爬樓梯時喘不過氣,心臟病發作時,通常胸痛持續超過15分鐘,有半數的心臟病在發作的幾小時、幾天或幾星期以前,就出現一些預警徵兆,但有時心臟病也可能毫無徵兆地悄悄來襲。為預防猝死的發生,必需仰賴及早診斷,幫助病人早期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

心臟病患者尤其要特別注意早晨起床時,博仁综合醫院執行長王丕傑醫師表示,體內有一種荷爾蒙「可體松」(Cortisol)會上升,往往會造成血管緊縮、血壓升高與心跳加快,這也就是有的人一早起床會感到胸悶頭痛的原因。有這種症狀的人,就是屬於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可以透過頭部血管攝影,並同時檢查心臟冠狀動脈。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年期商機20億 醫「亂補比吃藥糟」

TVBS 更新日期:2009/12/07 19:17 陳姿利

婦女保健品一年商機高達20億,因為更年期婦女為了舒緩不適的症狀,像大豆異黃酮這類替代食品就非常「ㄏㄤ」,不過醫師說,這類合成荷爾蒙雖然是天然植物,但如果患者有婦女病,像是子宮肌瘤或癌症等,吃了可能造成病情惡化,建議更年期婦女還是要看醫生,因為如果不是癌症的高風險族群,吃醫師開的荷爾蒙藥物,會比自己亂吃保健食品安全些。

 

藥師:「像這一類婦女保健產品,都有固定客源。」

更年期女人保健選擇很多,中藥補品有中將湯,但市面上較常見的,還是大豆異黃酮,屬於植物性荷爾蒙,一樣可以預防骨質疏鬆,和減緩更年期生理障礙,成分天然,更得到婆婆媽媽青睞。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痛大腸鏡檢查 加少量止痛藥檢查更順暢

中廣 更新日期:2009/12/08 14:35

早期做大腸鏡檢查,既疼痛又尷尬,讓許多民眾聞之色變,卻可能因而錯失治療先機;如今無痛大腸鏡已十分普遍,大林慈濟醫院更研究發現,在麻醉藥物中加入少量止痛藥,可以讓病人檢查過程更順利、恢復更迅速,這項研究成果並獲刊登於國際知名腸胃科醫學期刊。

(劉怡伶報導)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胖兒 有時得怪爹娘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09/12/08 00:0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小胖子不一定都是貪吃造成,英國最新研究發現,有些過胖兒的基因有缺陷,DNA中有一段消失,科學家相信,可能就是因基因異常導致小孩體型胖嘟嘟。

 

這項研究發表於「自然」期刊(Nature),英國劍橋大學和維康信託基金會桑格研究院分析約三百位嚴重過胖兒基因,有些兒童是因為家長讓小孩吃下太多食物引起肥胖,這些環境因素引起的過胖兒已被剔除在研究名單之外。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寂寞和壓力 易得乳癌 恐懼和焦慮 易死

中廣 更新日期:2009/12/08 09:05

老鼠實驗證明,寂寞和壓力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

 

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出生後就與團體隔離的老鼠,乳癌罹患率是團體生活老鼠的三倍。寂寞的老鼠體內長出的腫瘤,也更為致命。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減緩肌肉痠痛 先熱敷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09/12/08 00:07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天氣變冷,就容易出現肌肉痠痛,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復健科醫師林瑞玲表示,若出現痠痛情形,先用熱敷可減緩,若症狀仍不能緩解,則須就醫治療。

 

一名年近六十的陳媽媽表示,最近不知為何,右側的脖子到右手都感覺麻麻的。對此,林瑞玲表示,會出現麻麻的感覺,代表神經被壓到了,建議先熱敷看看。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婦人治療更年期 意外變瘦

自由 更新日期:2009/12/08 04:09

記者丁偉杰/嘉市報導

 

嘉義一名婦人為了治療更年期症狀,日前至署立嘉義醫院中醫部求診,經過吃藥與針灸,加上補充天然荷爾蒙的食物調理,不僅更年期症狀減緩,原本變形的體態也獲得控制;署嘉中醫師張春芳表示,並不是每個更年期的婦女治療後,體重都會下降,仍需視個人體質狀況而定。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