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CPR只需動手! 學生運動猝死比例高 醫師推校園CPR
更新日期:2008/06/15 13:36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因心臟病突發而猝死是校園中常見的疾病,醫師表示,平均每1千個小學生就有3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校方應對學生身體的異常情況有所警覺,尤其必須至少有一人會做基本的CPR,確保學生可在救護車趕到前爭取救命時間;而新版的CPR已將口對口、口對鼻吹氣的動作廢除,只需動手就可達到急救的效果。


根據台北馬偕醫院小兒心臟科主任陳銘仁所提出的報告,從2002年到2004年間,全台有約2500位學生死於校園,其中有578個學生因為疾病意外死亡;由於平均每1千個小學生就有3人患有心臟病,老師在上體育課時應隨時注意學生有無異常情形,包括腳步混亂、臉色蒼白、頭暈虛弱、呼吸急促等狀況。


陳銘仁說,校園猝死個案發生時,師生多半不知所措,只是束手等待救護車救援,因此錯過了黃金搶救時間;倘若此時有人可以立即實施心肺復甦術(CPR)急救,或許年輕的生命就可得到延續。


根據美國心臟醫學會所公布最新版CPR方法,已將口對口、口對鼻吹氣的忌諱廢除,期望能達到全民CPR的效果;而CPR修改過後的準則,只要在患者無意識時打開患者的呼吸道,且在兩乳中間、雙掌扣疊,每分鐘按壓100下,持續至救護人員抵達即可達到急救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