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胖子?小心行為違法
![]() |
【台灣醒報記者楊舒婷綜合報導】除了膚色常引發敏感爭議,小心論人胖瘦也有問題!美國舊金山已有相關法令,禁止在家中或職場批評他人體重、說人太胖,連醫生問診時也得注意用語。國外已有許多人響應「接受大尺寸活動」,表示肥胖者應該與其他人一樣,享平等待遇,不該無故受欺負。
「接受大尺寸活動(Size Acceptance Movement)」是國外推行許久的運動,其實自70年代即有許多行動主義分子喊起「Fat Pride」、「Fat Power」與「Fat Liberation」等口號並建立組織,認為當今社會對肥胖者充滿歧視、不友善,也瀰漫著一股「瘦」才是好的迷思。
許多支持這項運動、反對社會歧視肥胖者也現身說法,更批評他們何罪之有,為何要因為自己的身材受他人輕視或侮辱。而繼舊金山立法規定,不可出現歧視肥胖的「肥胖主義」,禁止在家中或職場以肥胖批評他人,醫生於問診時也得注意說話方式,只要病患感覺不舒服,就必須停止。近日英國民間則開始有此響應聲浪。
從「接受大尺寸活動(Size Acceptance Movement)」提供的相關數據發現,高達93%的老闆在雇用員工時,寧願選擇身材較纖細的人,縱使員工之間能力相當也沒有用。
對比台灣,情況也差不多。日前更傳出應徵客運司機,不能是胖子或矮子的新聞。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國內有高達87%企業坦言,求職者外型確實能帶來加分效果,主因除了「外型影響客戶觀感」之外,也認為「外型透露他自我管理能力好壞」。
不過,英國關懷體重組織(Weight Concern)的康貝爾博士表示,許多人體重過胖,不見得是自願的,有可能是因為經濟、教育程度或生活環境較差,才有肥胖問題。「不是所有人想控制自己的體重,就能輕易控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