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 成長快 存活率低
飲食西化 乳癌增加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衛生署癌症登記報告中,比較癌症成長趨勢五年資料顯示,以男性口腔癌、食道癌的成長最值得注意,兩種癌症發生率均為女性十倍,菸、檳榔是致癌重要原因。女性則以乳癌為防治重點,與飲食西化有關。
國民健康局比較連續五年資料,男性十大癌症「成長」超過一成的癌症,排行依次為皮膚癌(成長二十二.二九%)、食道癌(二十一.○九%)、口腔癌(十九.一九%)、攝護腺癌(十五.五二%)、直腸結腸癌(十五.五二%)。至於女性癌症則是乳癌(二十四.二一%)、子宮頸癌(二十一.六九%)。
不過,國民健康局癌症防治組組長孔憲蘭表示,儘管男性癌症成長率以皮膚癌居首,但是皮膚癌的發生率相對低、存活率高,因此,成長率前五大癌症當中,以食道癌與口腔癌最值得注意,因為這兩種癌症的發生率高、存活率低,且的男性發生率是女性的十倍。
菸與檳榔 健康殺手
值得注意的是,就二十五歲到四十四歲青壯年男性而言,口腔癌是第一大癌症,衛生署直指菸、檳榔是致癌重要原因。
衛生署發現對二十五歲到四十四歲男性來說,口腔癌上升影響最重大,已經超越肝癌、肺癌成為頭號癌症。
男女癌症好發部位不同,女性以子宮頸、乳癌為前兩大癌症,但五年存活率均為七成以上,反觀男性的肝癌、肺癌,五年存活率僅一成多,而男性口腔癌的存活率也不到五成。
孔憲蘭表示,台灣全癌症存活率不如歐美,男性存活率只有美國的一半,除肝癌盛行外,也肇因早期癌症篩檢不夠普及、發現時多屬晚期。
癌症致死 亞洲佔一半
根據歐洲腫瘤醫學會最新的全球癌症統計數字,亞洲每年癌症死亡的人數,佔了全球一半。
就台灣發生率來看,男性前五大癌症為肝癌、肺癌、腸癌、口腔癌、胃癌。女性則為子宮頸癌、乳癌、腸癌、肝癌、肺癌。
雖然,子宮頸癌為女性頭號癌症,但發現期別較早,顯示子宮頸抹片篩檢奏效,原位癌治癒率近乎百分之百,衛生署呼籲有性經驗婦女,最少每三年定期篩檢。
--------------------------------------------------------------------------------
檳榔致癌 衛署擬徵健康捐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國內口腔癌、食道癌發生率逐年上升,衛生署直指與嚼檳榔、吸菸盛行密切相關。繼香菸後,檳榔也成為國際公認一級致癌物,衛生署正研議開徵檳榔健康捐可行性,「隨檳榔樹徵收」、「隨袋徵收」、「隨檳榔徵收」都在考慮之列。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國內檳榔人口成年男性約佔十七點五%、女性約一%,總計約一百六十萬人,近年來比例上升、年齡層下降,青少年學生有超過一成嚼食過檳榔。
檳榔危害有多可怕?國家衛生研究院與高醫一項研究指出,吸菸者罹患口腔癌機率是不吸菸者十八倍,但若加上嚼檳榔者罹癌率則暴增為八十九倍,再加上喝酒則為一百二十三倍。
而台大公衛所的研究更顯示,一天嚼檳榔超過二十顆,罹患糖尿病風險增加為兩倍。
衛生署署長侯勝茂表示,吸菸、嚼檳榔雖是個人行為,但對人體傷害甚大,菸害讓健保每年蒙受三百億損失,政府立法管理的目標在降低吸菸率,因醫療費用由全民買單,有違公平正義原則。
國民健康局局長吳浚明表示,衛生署長程目標是以菸害防制工作為師,擬定檳榔稅法、檳榔危害防制法,做為徵收法源基礎。
菸品健康捐開徵以來,以價制量抑制吸菸率奏效,因而有開徵檳榔健康捐構想,目前正由學者研擬可行方案,包括檳榔管理、稅基、開徵細節、健保損失等。
吳浚明表示,開徵檳榔捐遠比菸品捐更複雜,檳榔不比香菸,既無品牌、檳榔攤管理又困難,要向檳榔攤課稅十分困難,由源頭徵稅較可行,例如隨檳榔樹徵收,但因事關農民利益,仍須取得平衡。
- Oct 07 Sun 2007 11:08
*【健康傳真】口腔癌 成長快 存活率低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