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痛 拖不得
|
2007/04/10 |
【聯合報/洪國盛/萬芳醫院神經外科醫師(作者亦為醫學博士)】
頸椎是連結頭部及軀幹的關鍵,若有病變,輕則頸部及肩膀痠痛,重則四肢癱瘓、呼吸困難,甚至有生命危險。門診中經常有患者痛到無法忍受才來就醫,這是非常危險且錯誤的。
神經外科門診常見的頸椎疾病及治療方式包括: |
- Sep 07 Tue 2010 00:05
*【不可不知】頸椎痛 拖不得
- Sep 07 Tue 2010 00:03
*【不可不知】姿勢不當 小心罹患頸椎椎間盤突出
姿勢不當 小心罹患頸椎椎間盤突出
39歲的張先生是一位業務員,這兩三天因左側肩膀逐漸疼痛無力至新竹醫院神經科門診就醫,神經科郭璨銘醫師仔細詢問他的病史,張先生沒有外傷或頸椎受傷的病史,最近也沒有搬或扛重物,但是這兩三天卻突然左側肩膀至上臂疼痛,上臂抬不起來,而手抓握東西的功能是正常的,吃止痛藥症狀並沒有改善。經詳問得知工作需長時間使用電腦,常帶著筆記型電腦到處跑,回到家也因為業務繁忙把筆記型電腦打開就坐在床上使用。經神經理學檢查顯示左上臂外展與左手肘彎屈的動作明顯無力,左側肩膀至上臂外側感覺下降,頸椎壓迫測試為陽性反應,經磁振造影檢查(MRI),診斷為「頸椎椎間盤突出」,手術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
郭璨銘醫師表示,頸椎椎間盤突出常見於40至50歲的人,大多數是因為年齡老化、頭部長期負重或承受垂直震動外力所引起。姿勢不良會使椎間盤的壓力倍增,進而使得被擠壓、變形的椎間盤軟骨,往後外側擠壓凸出,甚至造成軟骨外圍保護的『纖維環』破裂,而壓迫神經外膜,形成肢體麻痛甚至無力。頸椎椎間盤突出可由詳細的詢問病史以及神經理學檢查來診斷,輔以磁振造影檢查或電腦斷層掃描檢查來確定診斷。治療上,對於輕度或中度症狀,可採保守療法,經修養、藥物及復健治療應可改善;若是保守療法無效或症狀較嚴重的,則考慮採手術方式來治療。
- Sep 07 Tue 2010 00:00
*【不要胖胖】體重管理三原則 落實血糖控制
- Aug 30 Mon 2010 16:50
*【不要胖胖】牛奶荒 六成四家長為學童選高糖飲品
牛奶荒 六成四家長為學童選高糖飲品
夏天缺牛奶,影響家長準備學童的早餐飲品,北醫附設醫院調查發現,六成四家長選擇了豆漿、調味乳、奶茶、果汁等含糖飲料,營養師指出,一瓶三百CC裝的調味乳相當於八顆方糖甜度,果汁含糖量也約有六顆方糖之多,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學童肥胖。因此建議在牛奶缺貨時,可選擇無糖豆漿這類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飲品,比較符合學童營養需求。(陳奕華報導)
牛奶大缺貨,學童早餐喝甚麼?根據北醫附設醫院調查發現,九成七家長都認同學童早餐飲品的營養價值很重要,不過面臨夏季缺乳現象,六成四的家長改以豆漿、奶茶、調味乳、柳橙汁等飲品取代,但是奶茶不僅有反式脂肪的疑慮,市售的柳橙汁多是還原果汁,更有糖量過高的營養疑慮,進一步分析,這些飲料不僅糖量過高,蛋白質含量也不足。
- Aug 30 Mon 2010 16:47
*【不可不知】護眼 維他命不如深綠蔬菜
護眼 維他命不如深綠蔬菜
人沒老,眼睛先老,護眼保健食品黃色當道,主要以葉黃素、玉米黃素、β胡蘿蔔素、魚油等為主,但吃過頭會增加肝臟負擔,不如多吃深綠色蔬菜,正確用眼及適度休息。
國泰醫院新竹分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指出,常有竹科工程師、主管因自覺得視力退化,看門診劈頭就問:「醫師,我該吃哪種眼睛維他命」,他的建議是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維他命和魚油等抗氧化劑。
文章引用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829/128/2bzau.html
- Aug 30 Mon 2010 15:54
*【焦點新聞】ETC拼了 10月底免裝機預繳500即可
- Aug 30 Mon 2010 13:11
*【健康傳真】巴金森氏症 多補充高纖食物
巴金森氏症 多補充高纖食物
文/鐘子雯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腦內多巴胺分泌不足的疾病,會漸進式影響身體肌肉與神經運作,患者易因咀嚼、吞嚥困難,拿不穩餐具等因素,導致食慾不佳、進食量少,腸胃蠕動較差及便秘等問題,家屬應注意。
- Aug 30 Mon 2010 12:44
*【醫學傳真】大腸癌5年存活率 台灣56%低於美國
- Aug 30 Mon 2010 12:42
*【焦點新聞】老翁促讓博愛座 清大生反揮拳
- Aug 30 Mon 2010 12:36
*【不要胖胖】控制體重 如果只吃兩餐:早餐飽 晚餐巧 戒零食
控制體重 如果只吃兩餐:早餐飽 晚餐巧 戒零食
文/李祥和
每個人的作息與生理時鐘不同,上早班和上晚班者的情況大不相似;身體的體能狀況與所需要的營養往往也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