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年七夕當天,除了要過情人節之外,還要記得準備拜【床母娘娘】~(很重要的習俗)
我都習慣到菜市場採買習俗要拜拜的龍眼(要搶早買,不然傍晚就會很難買到...).炒麻油雞要用的雞腿
回程順道到金紙店買拜床母娘娘的專用金紙『床 母衣』
看到市場裡滿滿的婆婆媽媽人擠人搶購龍眼的熱潮....即可知道這節日的重要性~

我都自己親自下廚炒麻油雞,先用老薑片+麻油下鍋爆香,
再下洗淨燙過一遍的的雞腿肉,快炒至雞皮變金黃色
再放入米酒(視喜好酌量加.喜歡全酒精者可以把米酒醃過肉來悶燉)及少許鹽巴
而後加適量水淹過雞肉,加蓋即可悶燉一下~~
小火悶煮至稍熟軟即可起鍋嚕~~(我最愛吃香噴噴的麻油雞嚕~)


老人家有千叮囑說--->拜床母娘娘千萬不可以拜久,
不然小孩會變很皮+難教~~所以必須要速戰速決的拜拜~
至於典故我不是很清楚,有從網路抓了篇相關文章提供大家參考如下:



七夕是農曆七月七日,又稱乞巧節、女兒節和少女節,這都和織女有關。

(一)拜床母



「床母」,是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兒童的家庭,在當天傍晚時,在兒童睡的床邊拜床母;供品包括:油飯、雞酒(或麻油雞),焚燒「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時不宜太長,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約供品擺好,香點了以後,就可以準備燒「四方金」和「床母衣」,燒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長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會寵孩子賴床等。



(二)拜七娘媽



七娘媽是七星娘娘,天上七星的人格化,也是兒童的保護神。沒有子女的,她能授子女;有子女的,她能保平安。所以有許多小孩,在十六歲以前都要配戴七娘媽的香火,等到十六歲時的七月七日還願,舉行盛大的祭祀。



(三)牛郎織女會



相傳牛郎星和織女星這一天會相會,使得淒美的愛情故事更添美麗。以前的人都在七夕夜注意兩顆星靠近的事情,而為他們倆高興一番。其實以今天的天文學的觀點,牛郎星和織女星相距十六光年,甭說兩星靠近其(實就是星球相撞,這是一件悲壯的事),就算牛郎光寫信給織女,以光速傳送都要十六年,等織女收到信後馬上回信,還要再經過十六年才會到牛郎手上,這一來一返就要三十二年,美麗的織女就變成老太婆了,實在不夠美麗。所以還是讓美麗的傳說故事繼續流傳吧!



(四)乞巧會



家有少女或少婦在晚上擺設香案,供上鮮花、水果、白粉、胭脂和針線,乞求織女能夠賜給她們一雙靈巧的手。用彩線對月穿針若能穿過,則表示手藝會特別的好。,則自漢代開始,一直到明朝都很盛行。



(五)祭魁星



古代的私塾或學堂都奉祀魁星爺,讀書人對祭魁星更是盛大,在清代臺灣文獻中就有關祭魁星的記載,描寫祭魁星是在晚上舉行,各個私塾都競相集資準備餐品來祭拜,整夜喝酒;也有的用演戲來慶祝,甚至也有殺狗來祭祀的。


一、傳說故事(說明性故事)  

(一)床母生日

多神崇拜的社會,樹有樹神,床也有床神是女性神,所以叫「床母」。民間信仰的床神是女性,所以叫做「床母」,她是兒童的保護神,通常有小孩的家庭,在孩子十六歲以前都要拜床母。



(二)七娘媽生日



  七娘媽就是七星娘娘,是民間將天上七星人格化的結果,也是孩子的保護神,農業社會醫學不發達,孩子常因一些疾病而夭折,所以要請求七娘媽保佑未滿十六歲(舊時以十六歲成年)的孩子,能平安長大,因此都要配帶七娘媽的香火,等到十六歲的七月七日當天還願,舉行盛大的際祀,酬謝七娘媽。



(三)牛郎織女會



相傳天上和人間只隔著一條淺淺的天(銀)河,織女是天上美麗的仙女有著一雙靈巧的手,可以織出千變萬化的衣裳,在天上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而牛郎則是人間窮苦人家的孩子,在兄弟分家的時候,只分到一條老牛,可是牛郎非常勤勞,又細心照顧老牛,所以老牛感謝她,讓他見到織女,最後天帝將織女嫁給牛郎,並留在天上住。過沒多久,牛郎想回家探望,但因為以前已在天帝面前發過誓,將永遠陪伴織女住在天上,違誓就會受到處罰。結果因為牛郎違背誓言,所以和織女分隔在河銀河的兩邊。天帝說只要天河的水乾了,就讓他們見面。結果牛郎帶著他的孩子,日夜不停的舀水,終於感動天帝,讓他們每七日見一次面,結果喜鵲傳錯話,變成「每七夕」見一次面,後來喜鵲王為贖罪,發動所有的喜鵲搭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從天河兩邊可以快一碰面相會。(這個故事民間流傳許多不同的版本無妨,口耳相傳很自然會有這樣的結果。)



(四)乞巧會



相傳七夕拜織女,會有一雙巧手,像織女一樣,會做許多巧事。所以古代有女兒的人家都會在七夕夜,向織女乞求,賜給一雙靈巧的手。



(五)魁星生日



相傳這一天是魁星夫子的生日,魁星是讀書人所崇拜的神明。魁星是自然神,是北斗七星的第一星,稱做魁首或魁斗星。從前的讀書人相信魁星和金榜題名有很密切的關係,所以稱中了狀元叫做「一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



二、相關習俗

七夕是農曆七月七日,又稱乞巧節、女兒節和少女節,這都和織女有關。

(一)拜床母



「床母」,是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兒童的家庭,在當天傍晚時,在兒童睡的床邊拜床母;供品包括:油飯、雞酒(或麻油雞),焚燒「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時不宜太長,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約供品擺好,香點了以後,就可以準備燒「四方金」和「床母衣」,燒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長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會寵孩子賴床等。



(二)拜七娘媽



七娘媽是七星娘娘,天上七星的人格化,也是兒童的保護神。沒有子女的,她能授子女;有子女的,她能保平安。所以有許多小孩,在十六歲以前都要配戴七娘媽的香火,等到十六歲時的七月七日還願,舉行盛大的祭祀。



(三)牛郎織女會



相傳牛郎星和織女星這一天會相會,使得淒美的愛情故事更添美麗。以前的人都在七夕夜注意兩顆星靠近的事情,而為他們倆高興一番。其實以今天的天文學的觀點,牛郎星和織女星相距十六光年,甭說兩星靠近其(實就是星球相撞,這是一件悲壯的事),就算牛郎光寫信給織女,以光速傳送都要十六年,等織女收到信後馬上回信,還要再經過十六年才會到牛郎手上,這一來一返就要三十二年,美麗的織女就變成老太婆了,實在不夠美麗。所以還是讓美麗的傳說故事繼續流傳吧!



(四)乞巧會



家有少女或少婦在晚上擺設香案,供上鮮花、水果、白粉、胭脂和針線,乞求織女能夠賜給她們一雙靈巧的手。用彩線對月穿針若能穿過,則表示手藝會特別的好。,則自漢代開始,一直到明朝都很盛行。



(五)祭魁星



古代的私塾或學堂都奉祀魁星爺,讀書人對祭魁星更是盛大,在清代臺灣文獻中就有關祭魁星的記載,描寫祭魁星是在晚上舉行,各個私塾都競相集資準備餐品來祭拜,整夜喝酒;也有的用演戲來慶祝,甚至也有殺狗來祭祀的。


文章引用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50811184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瓊慧-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