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肝炎開始轉變為猛爆性肝炎,肝硬化末期患者,體內的毒素無法經由肝臟解毒,毒素積存在體內,抑制腦細胞的活性,引起肝性腦病變症狀(俗稱肝昏迷)。病人的黃疸現象會突然嚴重起來,同時全身會有強烈的無力感與嘔吐感,不僅食不下嚥而且體溫急遽上升,常使患者語無倫次,最後會喪失意識而呈昏睡狀態,這種昏睡狀態稱為「肝性腦病變」或「肝昏迷」。如果這種情形持續一週左右,大部分的肝細胞受到破壞,導致肝臟功能喪失,那麼絕大部份的病人會在瞬間死亡。
一、肝昏迷的原因: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因此肝臟機能遭到嚴重破壞時,人體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毒素如氨﹙阿摩尼亞﹚,就會隨著血液流到腦部,造成肝昏迷的現象。肝昏迷常見誘因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鉀利尿、放腹水、高蛋自飲食。安眠鎮靜藥物、麻醉藥、感染、便秘、手術、尿毒症及嘔吐、腹瀉、電解質紊亂等。其發病機制復雜,主要與氨、硫醇和短鏈脂肪酸、支鏈氨基酸與芳香族氨基酸比例失調、假神經遞質形成等有關。
二、肝昏迷的症狀:
1. 出現不安、愛說話、突然變冷漠不說話。
2.激動、人格改變。
3.記憶力減退。
4.意識混亂。
5.嗜睡、嚴重時可能導致昏迷。
w 早期有明顯的欣快感,不合宜的舉止、疲倦、嗜睡、情緒不穩定。
w 較深度者則對人、時、地會混淆不清,黃疸易出血,甚至木僵,昏迷時呼吸有特殊的甜味,體溫上升。
也有說法將之分為四期階段:第一期為『睡眠障礙、日夜顛倒』、第二期為『痛覺反應』、第三期為『表情呆滯』、第四期為『意識不清』
三、肝昏迷與蛋白質:
肝硬化病人並不需要特別限制蛋白質,但是有肝昏迷傾向時,則需減少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有利於改善肝昏迷之情形,可適量食用。每天可攝取植物性蛋白質40~50公克( 0.6 ~ 0.8公克 / 每公斤體重)再視病人的忍耐度漸序增加。避免食用產氣量的食物:香腸、火腿、臘肉、乳酪、花生醬。若常有肝昏迷傾向之病患,熱量維持1600~1800大卡,蛋白質略低些,情況穩定時再恢復蛋白質之攝取。深度肝昏迷時,則應完全避免含有蛋白質的食物,僅以果汁及少量的米湯供應,待病情好轉時,再逐漸增加蛋白質的量。
*低蛋白質飲食注意事項:
在限制蛋白質的同時,須配合足夠熱量攝取,若熱量不足,亦會引起身體組織蛋白質的分解,增加含氨廢物產生。
低植物性蛋白質:米麵類及製品、蔬菜、水果。
熱量高且蛋白質極低食物:白糖、冰糖、蜂蜜、薑糖、水果糖、植物性油及低澱粉類如玉米粉、太白粉、藕粉、冬粉、涼粉。避免食用豆腐、豆干、豆漿、麵筋、麵腸、黃豆、毛豆、綠豆、蠶豆、豌豆等各種豆類及豆製品。
四、如何避免肝昏迷及居家照顧
1.切記門診追蹤檢查,並定時服藥。
2.多進食高纖維食物,如疏菜、水果、小麥製品、以利腸胃蠕動。
3.每天維持排便至少1-2次以上,避免氨毒聚積體內。
4.避免自行服用成藥、安眠藥、鎮靜劑及攝取酒精,增加肝臟負荷。
5.生活起居正常,避免疲勞,以防肝功能持續損害。
6.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便秘,因為便秘往往是造成肝昏迷的原因之一。
7.若發現有肝腦病變症狀,宜儘速就醫。
五、肝昏迷緊急處理:
1. 減少傷害:
出現意識混亂或昏迷,宜保護病人自我傷害,避免意外傷害。
意識昏迷病人要每隔二小時翻身減少壓瘡,予背部叩擊避免肺炎產生,並將頭側一旁,抬高床頭。
病人口中發出肝臭味,需保持口腔清潔。
因醫療措施的處理,病人會有腹瀉現象,需勤換尿布維持肛門口皮膚清潔,避免皮膚受損。
給予高纖維食物如蔬菜、水果以幫助排泄。
每天排便至少維持一次以上。
2. 護士小姐會給予存留灌腸,促進腸排空,預防糞便腸內堆積而增加血中氨值惡化肝腦病變。
3. 醫師會為您檢驗血中氨值,正常值為每100cc血液中含0至70微毫克。
4. 控制飲食中蛋白質:
w 急性期病患發病初期完全限制蛋白質的攝取。
w 復原期及慢性肝病者採用低蛋白質飲食,蛋白攝取量每日不超過60公克,安排營養師給予飲食指導。
w 慢性肝病但無肝腦病變可使用高蛋白質飲食。
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動物性:魚、肉、蛋、奶。
植物性:豌豆、花生、豆腐、酵母粉。
一個蛋含蛋白質7公克
六、肝昏迷的飲食原則:
1. 若出現肝昏迷症狀時,蛋白質應視情況做適當的限制。
2. 此時可給適當的低蛋白食物(如冬粉、米苔目、粉圓、米粉等),當神智改善後才可增加蛋白質的量。
3. 平時要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如蔬菜、水果),以避免便秘發 生。
4. 此時避免含氨高食物,(如:乾酪、香腸)。
七、肝昏迷的治療:限蛋白質、灌腸、藥物。
文章引用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cvIzXKOEQUUcRVQVub_8NdeT/article?mid=51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