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十字韌帶受傷的復健
術後早期(0-2週)
目標-
1.減少關節腫
2.防止重建韌帶承受過大壓力
3.獨立居家肌力訓練
4.0∼90度之關節活動度
5.及早承重步行
6.早期肌力訓練
治療方式-
1.冰敷及抬高患肢
2.非類固醇抗發炎劑
3.使用支架及拐杖
4.獨立穿脫支架及調整支架
5.大腿後肌訓練(彎曲膝蓋...這個痛喔!忍耐!!!)
6.SLR.直抬腿
7.股四頭肌(90∼30度)主動運動
8.輕阻力腳踏車運動
9.伏臥伸直膝蓋
10.牆壁滑行
11.足跟滑行
日常生活-
1.將支架卡在0度
2.用拐杖幫助步行(2支)
3.將支架脫去10分鐘作0∼90度之被動關節活動,一天兩次、每次五下
4.50﹪承重
術後中期(3-4週)
目標-
1.活動度0∼120度
2.用一隻拐杖或不用拐杖步行
3.極少之腫痛
4.開始肌力強化訓練
5.正常起居飲食
治療方式-
1.騎腳踏車運動(靜態)
2.墊腳尖運動
3.腳壓木板
4.踏階運動
5.半蹲下運動
日常生活-
1.睡覺時不穿支架(4週)
2.游泳
術後5-6週
目標-
1.不用拐杖步行
2.回復完全之活動
3.開始輕微之運動
日常生活-
1.完全去除支架(6週後)
2.平地騎腳踏車(5週後)
3.小跑步(跑步機)(5週後)
4.跳繩(5週後)
5.側跑(6週後)
恢復期7-12週
目標-
1.無腫痛
2.輕微之運動
日常生活-
戶外騎自行車(9週後)
恢復期12-24週
目標-
1.可以進行等速肌力測驗,如果大於80﹪健側,則可以開始從事劇烈活動,(卡在20度,以180度、240度之角速測試)
2.競賽性活動開始之前提
a.九個月後
b.無腫痛
c.可以完全跑步及慢跑訓練計畫
治療方式-
1.伸長收縮訓練
2.劇烈運動時以支架卡在20度之角度
日常生活-
1.划船及滑雪機(4個月後)
2.慢跑及快速跑步(4個月後)
3.戶外騎自行車上坡路(4個月後)(坐著騎)
4.戶外騎自行車上坡路(6個月後)(站著騎)
(文章引用自:http://www.lfclinic.com.tw /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 28 )
- Mar 06 Thu 2008 14:14
*【健康傳真】膝蓋十字韌帶受傷的復健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