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運動與飲食 降低自由基傷害 體內抗老 從排毒器官下手
更新日期:2007-04-08 記者:揭陽
「抗老」已經開始變成流行詞彙,特別是在開架式藥妝店與整型美容診所的看板上,
讓許多消費者眼花撩亂、目眩神迷,似乎真的只要割幾刀、打幾針、吃幾顆就能重返青春無敵。
不過,擁有美國抗衰老醫學會證照的榮新診所副院長丁綺文提醒消費者,
真正的「抗衰老」必需從「體內」做起,因為衰老是從細胞開始,最後才會表現於外在,
所以光靠整型美容是不夠的,「體內抗老」才是抗衰老的正確觀念。
肺肝腎是老化指標
「體內抗老」怎麼做?丁綺文表示,許多科學研究都證明人體器官老化和「自由基」有很大關聯,
「體內抗老」主要是透過「運動」和「飲食」來降低「自由基」的傷害,
攝食深色、彩色蔬菜和葉黃素、茄黃素、花青素等,都能降低「自由基」的影響。
除了飲食與運動外,也可以透過點滴注射的方式,補充身體缺少的營養,或進行排毒與解毒。
丁綺文強調,進行體內抗老之前,一定要先評估自己內在的老化程度,
所有的人體器官中,肺、肝、腎是最先老化的,而這些器官都是排毒器官,
也使「排毒」成為「抗衰老」很重要的步驟之一。
「抗老要成功,一定要先檢測出身體器官的弱點」,
丁綺文說,透過包括「功能醫學檢查」在內的「高階健檢」,
在出現疾病之前發現問題癥結,再進行改變,是「抗衰老」的重點。
「功能醫學檢查」能偵測出荷爾蒙的變化、體內抗氧化維生素夠不夠,
更重要的是因為每個人代謝吸收的能力不同,就算攝取同樣的營養劑,也會產生不同結果,
所以在進行「體內抗老」前,一定要先針對個人體質進行精密檢測。
除了「功能醫學檢查」之外,丁綺文還指出,「基因檢測」也是「體內抗老」手段中很重要的部分。
透過「基因檢測」,人們可以更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而「趨吉避凶」,人云亦云的抗老方法,
並不能真正減緩老化,應該先了解問題癥結,
如有罹癌疑慮就表示身體解毒能力不好,缺維生素B5就補充B5,這樣才是抗衰老的正確做法。
改變生活 抗衰老第一步
「抗衰老醫學」的內容,包含「生活指導」、「營養品補充」、「點滴注射」、「荷爾蒙補充」和「幹細胞」,
最重要的是「生活形態的改變」。「抗衰老醫學不只是做檢查而已」,
丁綺文指出,「抗衰老」必需將「診」與「療」結合在一起,
但不同於傳統醫學以用藥或手術等侵入性較強的方式,
「抗衰老醫學」是以細膩精準的檢查,搭配天然食物和營養品,
以自然溫和的方式,調控提升身體器官的功能,達到抗衰老的終極目的。
「一般人都只注重看得見的老化」,人從三十五歲就應開始進行抗衰老的工作,
但丁綺文強調,「內在的老化比外在的老化更快」,
三十五歲到六十五歲是抗老化的關鍵年齡,抗老化的核心意義,在於「維持生命最後的尊嚴」。
比起上個世紀,丁綺文說,現代人一定比過去人老得快,都會人也一定比郊區人老得多,\
因為現代都市人生活壓力太大太多,使得自律神經失調,
加上吃的東西和生活形態比較不好,不但老化得更快,許多代謝症候群也提早發生。
金字塔頂端的商機
正因為現代人老得快,丁綺文不諱言的說,也使得抗衰老概念產業產生很大的需求與商機。
不過,很多人因為目前抗衰老產業發展呈現出的「高消費形態」,
而將之定位為「收入金字塔尖的專屬產業」,
對此,丁綺文卻強調, 「抗衰老」絕對不是有錢人的專利,也不是只有有錢人才需要,「醫學是要照顧更多的人」。
雖然因為抗衰老醫學目前仍屬前端醫學,許多檢驗都必需送到國外進行,使得費用居高不下,
但她始終希望並努力推廣「抗衰老醫學」,因為人通常都是在中年達到人生的頂峰,
卻有許多人因為身體因素,而無法繼續實現自己,她認為是非常可惜的事。
專精女性更年期領域的丁綺文表示,她身邊有許多在人生中表現精采的女性朋友,
卻因為女性更年期的影響,妨礙了她們在職場上的表現,
特別自己又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女性抗老醫生,自覺有必要幫助這些女性朋友度過難關。
投身「抗衰老醫學」多年,對目前台灣的「抗衰老醫學」發展,
丁綺文認為國內主管機關對營養品的review動作不夠快,
致使許多新的營養素材與設備不能合法進入國內,
對於像「抗衰老醫學」這樣的新興醫療專科發展來說相當不利。
- Apr 13 Fri 2007 14:51
*【健康傳真】透過運動與飲食 降低自由基傷害 體內抗老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